近段时间有网友发帖,说打车司机不开空调还要加钱。这事一闹,司机乘客平台三方都吵开了。司机说夏天成本涨了,特惠订单赚得太少;乘客认为开了空调是基本服务;平台推补贴,但条件让人摸不着头脑。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北京的高师傅开油电混动车,每天跑12小时,开空调每天多花30块。郑州赵师傅开油改气车,夏天烧气成本比平时多出两成。他们发现,大部分加收空调费的情况出现在特惠订单。这类订单价格低,司机到手才几块钱,有的平台还写着“只负责送人,不提供其他服务”。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北京市交通委说司机必须按乘客要求开空调,但补贴得靠平台。滴滴在全国搞了“清凉补贴”,高德发了6个多亿。可有的司机说补贴要靠接够特惠单才能拿,比如赵师傅算了算,接满特惠单每单才多1块,还不如跑普通单划算。重庆的池师傅说他拿到最高的高温补贴才80块,还是跟接单量挂钩的。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河南的王律师解释,按现行规定司机必须开空调,但平台给补贴不是强制义务。首都经贸大学的范围教授认为,把补贴跟低价订单捆绑,等于逼司机接赔钱活,这合理吗?人社部文件要求平台建立补贴制度,但司机和平台不是劳动关系,补贴容易成空头支票。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专家建议平台应该把空调成本算进价格里,或者按司机跑的时间里程发补贴。范围教授说现在定价权全在平台手里,司机只能被动接受,得想办法平衡三方利益。王律师觉得长远看,得改定价机制,让乘客分摊一点成本,不能只让司机扛着。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北京李师傅说他拿到的补贴每单才0.5块,勉强够贴补开空调。赵师傅干脆放弃接特惠单,宁可少赚点也要开空调跑普通单。这事现在还没个准主意,司机们还在等政策变,乘客抱怨服务不稳定,平台补贴规则说变就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