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最近有点不务正业,或者说,终于想起来自己是干嘛的了。
在所有人都忙着给车里塞冰箱彩电大沙发,研究怎么让AI给你讲睡前故事的时候,宝马突然掏出了一台M2限量版,480马力,手动挡。这操作,就好像大家都在用加特林机枪疯狂扫射,突然有一个大哥从裤裆里掏出了一把传家宝刀,喊着“食我大招”就冲了上来。围观群众都看傻了,但又觉得,卧槽,有点帅。
帅就帅在,这玩意儿不讲道理,它在用一种近乎行为艺术的方式,对抗整个电动爹时代。
说是致敬1973年的2002 Turbo,讲真,这年头“致敬”这事儿已经快被玩坏了,基本上等于“换个皮肤再卖一遍”。但宝马这次还算有点诚意,没给你整个NFT就完事儿。侧面的“Turbo”拉花,那个字体,那个金属银的复古味儿,懂行的中年人看了,眼泪能直接从嘴角流出来。这玩意儿就像修仙小说里的符箓,本身没啥攻击力,但贴上之后,整台车的“信仰值”直接拉满,B格瞬间提升三个境界。更实在的是,S58发动机给你干到了480马力,比普通版还多了30马力,这说明什么?说明情怀不仅能当饭吃,还能多吃两碗。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它给了你一个6速手动变速箱。
诶,朋友,手动挡。这三个字现在在性能车圈,约等于活化石,约等于大熊猫,约等于一个愿意借钱给你还不要利息的兄弟。因为我作为一个真的在北京晚高峰开过手动挡的中年人,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玩意儿就是一种修行,一种现代都市的苦行僧体验。左脚踩离合踩到感觉像在蹬缝纫机,右手在1、2挡之间反复横跳,心态随时爆炸。这让我想起了我大学时那台破捷达,离合器比我脸皮还厚,但每次挂上三挡都有一种征服世界的错觉。
可宝马这台M2的手动挡不一样,它被调得像个压缩毛巾,入水即化,啊不是,入挡即吸。那个手感,那个机械的啮合感,清晰得就像有人在你耳朵边上说“挂进来了,亲”。手感好到让你觉得,堵车算个屁,只要能让我多挂两次挡,堵到地老天荒都行。妈的,这才是车啊!这就是玄学,一种让你心甘情愿自我折磨的品牌玄学,比什么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更能让人上瘾。
冷静下来算笔账,60万。这个价位,隔壁保时捷718的钥匙它不香吗?开出去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哥们儿有品位。奥迪RS3的弹射起步它不爽吗?红绿灯一脚油门,让所有人都看你的尾灯。讲真,718是社交货币,RS3是红绿灯战神,而这台手动M2,是中年男人的电子宠物,或者说,物理外挂。你买它当唯一代步车,就等于请了个雷电法王杨永信天天给你做电疗,不出一个月你就得挂咸鱼哭着喊“我错了”。
它的定位就是掀桌子,但掀的不是别人的桌子,是自己“实用性”和“性价比”的桌子。宝马不装了,摊牌了,它就是要告诉你:“我不过了,我只要爽,你们这些讲究实用的都别想说服我。”这种发疯式的产品逻辑,在当下这个内卷到要把司机按摩死在座椅上的市场里,简直是一股清流,或者说泥石流。
同行看了也得傻,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玩这个?但宝马就是在赌,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群傻子,一群愿意为这种纯粹的、落后的、反人类的驾驶乐趣买单的傻子。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台车说得这么玄乎,宝马市场部都应该给我打钱。
所以这台车的意义,早就超出了车本身。它是宝马写给燃油时代的一封遗书,或者说,一封饱含深情的情书。再过几年,M系列估计也得全员插电,到时候别说手动挡,你连发动机的声浪都得靠车内音响模拟。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你们地球人图啥呢。
所以买它的人,买的不只是480马力的加速,更是亲手掌控这个暴躁铁疙瘩的仪式感。是在电动爹已经帮你安排好一切的时候,你依然能通过自己的左脚和右手,与这台机器进行最原始的交流。这种感觉,就像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你坚持用钢笔写信。它慢,它费劲,但它有温度。
所以这车到底值不值?
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就不该买。会买的人,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刷卡,提车,然后消失在山路里。这不是一笔理性的消费,这是一场非理性的狂欢。这就是信仰,你懂个屁。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