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这次玩真的! 下一代思域混动直接减掉90公斤,相当于车上永远少坐一个壮汉。 这可不是简单减肥,而是整个车身架构的大换血。
新平台把车身刚性大幅提升,过弯时的支撑性增强。 轻量化带来的好处直接体现在加速和刹车表现上,车身响应更加敏捷。
这个平台将成为本田混动车型的通用基础,思域、CR-V、雅阁都会基于它打造。 零件通用率超过60%,意味着后续维修保养成本可能会下降。
测试车虽然披着伪装,能看出前脸更加方正立体。 保险杠造型更具层次感,前悬略有加长,这些都是为了适应新底盘架构做出的调整。
发动机舱盖上的通风口不是装饰,而是实实在在的空气动力学优化。 轮距加宽让车辆过弯稳定性得到提升,这些改动都是为了更好的操控体验。
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坚持“电机主驱”理念。 135kW最大功率和315N·m扭矩让起步响应快如电动车,彻底告别混动车型常见的加速延迟。
新开发的2.0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1%,这个数字在业内属于第一梯队。 WLTC工况下4.39L的百公里油耗表现,让它在同级车型中极具竞争力。
电机和发动机的配合更加智能。 高速超车时系统会自动判断最佳动力来源,坡道行驶中两者协同输出,确保动力随叫随到。
Super-One电动掀背车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线。 不足3.6米的车长让它能在城市中自由穿梭,停车更是轻而易举。
这款小车最的是配备了模拟换挡系统,电动车开出手动挡的感觉。 主动声浪控制系统让驾驶更有参与感,Boost模式则提供额外的动力爆发。
预计售价约4万澳元,这个价格甚至比一些燃油小车还便宜。 2026年日本首发后,很可能成为都市年轻人的新宠。
本田在东京车展上展示的技术路线很清晰:混动追求极致能效,电动注重驾驶乐趣。 两种路线并行,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新混动平台不仅影响传统车型,未来本田的电动车也会借鉴其结构设计。 这种技术下放让品牌在不同细分市场都能保持竞争力。
测试车的双边排气设计暗示动力系统有所升级。 虽然外观变化不大,内核已经全面革新,这符合本田一贯的“技术宅”作风。
Super-One的轻量化平台专门为电动车优化,电池布局尽可能降低重心。 配合模拟换挡系统,这款小车开起来会更有卡丁车般的直接感。
混动系统的优化重点放在日常使用场景。 城市低速行驶时电机主导,高速巡航时发动机介入,两种动力源无缝切换。
新平台采用更多高强度钢材,在减重的同时提升安全性。 这种材料层面的升级让车辆动态表现更加均衡。
Super-One的车身尺寸精准瞄准日本市场的K-Car规格。 小巧的车身配合电动马达的瞬间扭矩,在城市道路中表现出色。
本田表示下一代思域混动将更注重驾驶乐趣,这从底盘调校就能看出端倪。 减重90公斤相当于减轻7%的体重,对操控提升立竿见影。
混动系统的工作逻辑经过重新设计。 电池充放电策略更加智能,确保电机随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Super-One的主动声浪系统可以模拟不同发动机特性,用户可以根据心情切换声浪模式。 这种设计在电动车上越来越流行。
新混动平台预留了电动化扩展空间,未来可以兼容更大电池组。 这种前瞻性设计让本田在技术路线选择上更加灵活。
测试车的前脸设计语言更加硬朗,线条比现款更具肌肉感。 这些细节变化预示着本田设计风格的新方向。
第四代i-MMD系统优化了能量回收效率,刹车时能够回收更多动能。 这套系统经过多年迭代,已经相当成熟可靠。
Super-One的推出显示本田对电动小车市场的重视。 在电动车普遍追求大尺寸的当下,反其道而行之需要勇气。
新平台的生产成本通过零件通用化得到控制。 这意味着消费者可能用更少的钱买到技术更先进的车型。
混动系统的NVH表现值得关注。 电机驱动时的静谧性和发动机介入时的平顺性,都是工程师重点优化的部分。
Super-One虽然小巧,科技配置毫不含糊。 模拟换挡系统提供6个虚拟档位,换挡顿挫感都经过精心调校。
本田这次技术展示凸显了其在混动领域的技术积累。 从第一代i-MMD到现在的第四代,每代都有进步。
新平台的底盘刚性提升让转向反馈更加直接。 减重带来的惯性减少让车辆动态响应更加敏捷。
Super-One的上市时间定在2026年,这个时间点正好赶上日本市场的换车高峰。 精准的市场定位显示本田对细分市场的深入研究。
混动系统的散热系统经过升级,确保激烈驾驶时性能不衰减。 这个细节往往被消费者忽略,对长期可靠性至关重要。
测试车的伪装虽然厚重,轮廓线条依然能看出思域家族的影子。 本田在设计进化上采取渐进式策略,不会过于激进。
Super-One的电池布局经过特殊设计,不影响车内空间。 这款小车虽然尺寸紧凑,空间利用率极高。
新混动平台支持四驱版本,未来可能推出高性能车型。 这种模块化设计让产品线扩展更加灵活。
第四代i-MMD系统的电控单元运算速度更快,能够实时调整动力分配策略。 这种软硬件协同优化带来整体体验提升。
Super-One的轻量化平台采用铝合金等材料,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控制重量。 这种材料选择体现本田的工程哲学。
混动系统的保养周期可能延长,电机承担了更多工作负荷。 这对车主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用车成本降低。
测试车的轮毂尺寸似乎有所加大,配合更宽的轮距,视觉效果更加运动。 这些细节改动都是为了配合提升的操控性能。
Super-One的充电速度符合主流水平,快充模式下补充80%电量约需30分钟。 这个表现对于城市代步车足够使用。
新平台的生产工艺更加环保,采用更多可回收材料。 这与本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吻合。
混动系统的电池组布局经过优化,不影响后备箱空间。 这种实用主义设计思路值得称赞。
Super-One的内饰设计注重功能性,所有按键都在触手可及的位置。 小车也能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新平台的碰撞安全性经过强化,乘员舱结构更加坚固。 安全性能的提升是每次换代的必修课。
混动系统的软件升级支持OTA,未来可以持续优化性能。 这种智能化特性让车辆常用常新。
Super-One的底盘调校偏向灵活,转弯半径极小。 这种特性让它在狭窄街道中游刃有余。
测试车的排气声经过特殊调校,低沉不吵闹。 这种细节体现本田对运动感的理解。
新平台支持更高级的驾驶辅助系统,硬件预留了升级空间。 这种前瞻性设计避免车辆快速过时。
混动系统的动力响应速度达到0.3秒,这个数据比很多传统混动车型快一倍。 实际驾驶中能感受到区别。
Super-One的座椅设计注重支撑性,虽然是小车乘坐舒适性不打折扣。 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本田的造车理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