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就是做电池起家的,为什么不把DM-i 车型电池再做大点?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现在很多新出的混动车型,电池越做越大,动不动就四五十度电,甚至有些车型的电池容量都快赶上纯电车了。但你看比亚迪的DM i车型,最新一代的电池容量最大也就在四十五度电左右,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比亚迪做不了大电池吗?这显然说不通,毕竟比亚迪本身就是靠电池起家的。

可能有人会觉得,加大电池会让车价变高,影响销量。但仔细算一笔账就明白了。目前动力电池每度电的成本大概在七百到一千元之间,如果把电池容量翻一倍,成本也就增加一两万元。这部分费用完全可以通过调整售价来消化,甚至可以让消费者自己选择是否需要更大电池的版本。所以价格因素并不是最关键的。

比亚迪就是做电池起家的,为什么不把DM-i 车型电池再做大点?-有驾

也有人说,可能是DM i车型的底盘结构限制,没有多余空间放更大电池了。但看过比亚迪技术展示的人都知道,他们的底盘布局其实很有弹性。就算不能放超大电池,增加十来度电的空间还是有的。油箱位置也可以调整,这并不是什么难题。

其实比亚迪这么做,背后有一套自己的逻辑。他们卖出了几百万辆插电混动车型,一直在做一件事:想尽办法降低油耗。最新一代DM i技术的油耗已经低到每百公里二点六升,满油满电状态下能跑两千一百公里。他们更看重的是整个系统的平衡,而不是单纯堆电池容量。

比亚迪就是做电池起家的,为什么不把DM-i 车型电池再做大点?-有驾

插电混动和增程式混动有个根本区别。增程车的发动机只负责发电,不直接驱动车轮。而DM i的发动机会在最佳时机介入驱动,这样能发挥发动机和电动机各自的优势。如果盲目加大电池,车重会增加,反而可能导致油耗上升。比亚迪的工程师们一直在寻找那个最经济的平衡点。

你看新推出的唐DM i智驾版,纯电续航做到一百七十五公里;海豹07 DM i最高能达到二百三十公里;就连方盒子造型的方程豹,起步纯电续航也有一百三十五公里。但比亚迪在宣传时,很少强调电池容量增加了多少,而是更愿意展示综合油耗降低了多少。这说明他们的核心思路是让用户的总用车成本降到最低。

比亚迪就是做电池起家的,为什么不把DM-i 车型电池再做大点?-有驾

大多数购买DM i车型的用户,每天行驶距离很少超过一百公里。就算偶尔跑长途,混动模式下的油耗也非常低,根本不用担心续航问题。加大电池对这部分用户来说,实际意义并不大,反而会增加购车成本。

不过消费者对长纯电续航的期待确实存在。根据2024年工信部的数据,市场上四百多款混动车型中,超过九成的纯电续航都在二百公里以下,还有四分之一车型的续航低于一百公里。但如果未来市场反馈强烈,“大电池配小油箱”可能会成为新趋势。

但比亚迪不会简单跟风。他们更可能继续优化整个系统,先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能效,再考虑适当增加电池容量。现在DM i车型的快充技术已经很成熟,三十分钟内就能从百分之三十充到百分之八十。充电方便了,对电池容量的依赖自然会降低。

比亚迪就是做电池起家的,为什么不把DM-i 车型电池再做大点?-有驾

其实很多消费者纠结电池大小,是因为对纯电续航有心理焦虑。我有个朋友开插混车,用纯电模式时就后悔没买纯电车;开纯电车时,又幻想哪天能开上永远不用充电的核动力车。这种想法挺有意思的,但也提醒我们:技术永远在进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买车时到底该选“大电池”还是“小电池”?这得看你的实际用车场景。如果每天通勤距离短,家里充电方便,小电池版本更经济;如果需要经常跑长途,又希望尽量用电,那大电池版本会更合适。但别忘了,混动车的优势就在于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比亚迪就是做电池起家的,为什么不把DM-i 车型电池再做大点?-有驾

比亚迪这些年一直在默默升级DM i技术。他们不像其他车企那样热衷于宣传电池容量,而是更关注如何让每一滴油、每一度电发挥最大价值。这种思路你认同吗?假如你是设计师,你会给混动车配多大的电池呢?

比亚迪就是做电池起家的,为什么不把DM-i 车型电池再做大点?-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