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全域自研引热议,技术路线背后的行业生态与合作思考

10月30日,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在微博上的一番发言,把不少关注新能源车企动态的网友都吸引了过来。事情的起因,得从最近零跑D19亮相后的热议说起。作为一款备受期待的新车型,D19一出场就让人看到了零跑在技术自研上的野心。然而没想到,曹力在这场发布会上的一些发言却被部分媒体添油加醋,演变出了个“零跑与华为道不同”的故事,让原本的技术探讨变了味儿。

零跑汽车全域自研引热议,技术路线背后的行业生态与合作思考-有驾

不得不说,这种“误读”还真不是什么稀罕事。吃瓜群众爱看热闹,媒体自然也乐于奉上“撕X大戏”。不过这次曹力显然坐不住了,直接站出来发微博辟谣。他一边称“我从未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样的话”,一边强调零跑的战略是“核心技术全域自研”,并非排斥同他人合作。他还不忘抬高行业“标杆”华为几句,毕竟对手是朋友和老师,嘴上功夫得做到位。

看到这里,有些网友可能会说:“又是煽情的场面话嘛,何必太当真?”可仔细揣摩后,你会发现这其中其实大有玄机。零跑说坚持全域自研,但市场格局摆在那儿,完全“单打独斗”的公司怕是走不远,所以适当合作才是理性选择。毕竟车企自家建“生态圈”不是小儿科,更像是在沙漠里挖水井,光靠喊口号没用,还得真有那个硬核实力。而提起华为,谁都清楚它的混合模式已经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进阶路,既掌握核心技术又不放弃“生态结合”,这不仅是实力的体现,也是智商在线的一种通道。

零跑汽车全域自研引热议,技术路线背后的行业生态与合作思考-有驾

不过,曹力这番表态也引人深思:为何零跑特别强调全域自研?对一家刚顶住市场压力扛起销量增长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把大量资源掷向技术研发既是雄心也是冒险。一旦路径选错或进度难以为继,这条自研之路很可能会成为前行的“陷阱”。而零跑学“标杆”、留后手的态度则说明,他们在走得激进的同时,略微裹上一层“保险”。

其实,类似这种“技术为先”的车企使命宣言,我们听得并不少,但落地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最直观的问题是,自研究竟自到了什么程度?除了“抛开供应商、自己搞”之外,是否真正搭建起了一个能站稳脚跟的生态链?反观华为的技术体系,它更多是“释放能力”,不管是芯片还是系统,配合伙伴的多样化需求,做强“平台”。而零跑目前还沉浸在“全面闭环”梦想里的话,怕是会消耗掉大量时间和资源,能不能获得像华为这种规模的成功,还得打个问号。

有人形容新能源车企目前的竞争状况就像是高考拼命赶学分,各家都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只不过零跑选择了高空走钢丝。本次事件虽因媒体一场“无心插柳”的误会搞得轰轰烈烈,但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新能源车赛道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技术发展和伙伴协作间那份难以调和的张力。零跑这次愿意拨乱反正,也算是维护了一波在行业中的形象分,但消费者想看到的可不是嘴上的风调雨顺,而是真正的产品过硬、技术过关。

那么零跑的这场自研大考究竟能交出什么样的答卷,是自寻出路的创新范本,还是莽撞过头的反面典型?时间终将给出答案,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是该继续看戏,还是该反问:在这场技术比拼中,谁又能真正挑起民族科技的大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