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来了别克的4S店,一片萧条。零零散散的客户,稀稀拉拉地站在展厅门口,没人像以前那样挤得满满的。记得七八年前,这里可是繁忙的战场啊。那时最多的别克店,周末基本上是人山人海。一款英朗紧凑型的车,刚到店门口,估计就能围起来两三个试驾队伍,试乘试驾排队都常见。销售那么多,一个销售同时招呼三两波客户,也很正常。那时候,别克的名气是真的大,汽车城里,英朗、君越一出,几乎每个人都叫得到名字。
似乎一切都变了。尤其是这几年,新能源车冲击得很厉害。英朗早就停产,作为燃油车的代表,现在只剩下几辆存货,挂在角落里看着灰尘。君威呢,也只能在门口角落抬头看着阳光,好像也在等着那一波新能源的浪潮退去。现在展厅里,主要就是几个低价车:15万起的君越,和新发布的至境L7,在苦苦支撑,仿佛它们也是最后的战士。你说这别克还算是个老牌子,结果如今走到这份上,真心让人唏嘘。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心里琢磨,别克这个品牌,怎么说呢,品质还挺好的。我的英朗九年了,除了换了个雨刷和四个轮胎,连电瓶都还在用。你想想,这车用了九年,几百个千公里,车内外状况还能算得上很新,不拉不扯,关键是开不坏这四个字,真是写在芯片里。安全性方面,也没得说,车架结实,刹车据我观察,总感觉保险杠比别的牌子厚实不少。
但问题在于,知道这些的人少。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买车还得考虑性价比。别克品质固然好,但你敢保证他们中百分之十的人知道1.7米宽、1.4米高、2.7米轴距的具体尺寸?我自己开着英朗,和朋友聊天,他总结得很好:懂车的人,才会偏爱美系车,啥安全啊、开着舒服啊,或者就是觉得颜值、操控科技感强。嗯,这话其实没错,毕竟真正懂车的人都知道,别克的偏向舒适和安全,有点宅定,但也就这,保持得还算不错。
(这段先按下不表)说回来,现在销量,真的不行。我跟一位 salesman 聊过,他说:别克的销售屎一样的,报价一口价,跟客户讲价格有点像谈判……简单说,就是信息差捞点差。你能想象吗?这样的小手段,都已经常态化了。消费者其实也知道,别的品牌要么就是价格透明,要么还会给点优惠,可别克就是一开口就一口价。那价格能与腾讯的qq飞车比嘛?反正我觉得,这不合理啊。
我还琢磨了一些:别克能坚持到靠的也是品牌信仰和质量稳定。比如我朋友开了九年英朗,他觉得车没坏过一次,最感动的是质量太稳了。可能,很多人都看得清楚,质量比那些国内造的车强太多。别克现在用的车标,真让人目瞪口呆。你看那标模样,怎么说呢,好像设计师都在草稿纸上划了几笔,然后随手塞了个车标上去。
(这段先按下不表)不过说到体验,价格当然是关键。我随便猜测,别克的车百公里的动力总成成本,可能才不到10块钱,嘿嘿,别当真,只是个心里估算。但实际上,价格差距在这个价位,肯定存在差别——不然销售还能怎么捞差?保值率我也没细算,但以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英朗九年的车,只要车况还硬朗,估计还能卖个六七万,算是相当不错的回报。
我觉得,别克的左膀右臂还是昂科威Plus和GL8陆尊。别克在SUV和MPV市场,还算有点根基。比起轿车,销量差不了太远。而且这些车的质量也还算过得去。对一部分家庭用户来说,买一辆别克,主要还是体面和信赖。你说,自己挣的钱,喜欢就好,不用太纠结价格。反过来吧,也难怪"."买家看上去,更在乎安全、空间和豪华感。
话又说回来,改车标这事,也让我有点哭笑不得。你说,改一改,品牌形象就能变好吗?我觉得未必。反正我看来,改车标,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心理安慰,实际品质还是那样。真正能打动客户的,还是专业做工、车内体验。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开始想,可能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消费者懂车的比例太低了。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我儿子小时候坐在英朗后座的一个角度,那个座椅、那个空间,现在想想,感觉还挺温馨。也有人说,只要安全,差距不大。你觉得呢?安全最豪华,这句话,也许是真的。售后服务嘛,修理工告诉我:这车抖得不行,七年都没出过大毛病。这也让我想到,汽车除了外观和动力,最重要的还是耐用。车商说,很多用车人最关心的就是用得久。
对了,最近我还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补贴,国产车还能不能靠价格优势吸引用户?这事,我比较迷惑。因为我知道,国产车最原始的优势就是便宜和多样化,但如今,合资品牌也逐渐走低价路线,甚至比国产还低,质量还不错。那国产车还怎么突围?大概得靠性价比和售后口碑吧。
说了这么多,倒不如现场去看看。反正再怎么萧条,也觉得有点遗憾。这些曾经繁忙的4S店,哪天消失,也许人们会觉得,曾经的繁盛是那么的不可复制。
最后打个问号——你觉得,别克还能靠些什么,扭转销量下滑的局面?还是说,这个时代,传统的品牌魅力,已经逐渐被新势力取代了?别的牌子,像长城、吉利,拼的就是价格+科技感,他们会不会最终抢走市场?还是说,安全、品质还是消费者心中永远的第一位?这事,有点悬念。
也许,未来一两年,能看到一点变化。或者,别克还会坚持品质至上,哪怕店里门可罗雀。毕竟,汽车行业的变化那么快,不知道我再去的那家4S店,究竟还能维持多久……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