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首日,兰州、天水等城市出城方向车流量较平日暴涨200%。 有人开车3小时还没出市区,有人堵在半路吃泡面。 这样的场景,几乎在每个法定节假日的高速公路上演。
我国自2012年起实施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
2025年,春节、清明、五一、国庆四个节假日的免费天数总额达到24天。 这24天成了全民出行的固定窗口,探亲、旅游、办事的车流全挤在一起。
现行政策存在福利分配不均的问题。
节假日要加班、照顾老人孩子的车主,根本没法享受免费福利。 经常在非节假日跑高速的通勤族、小商户,却只能全额缴费。
路网利用不均衡导致资源浪费。
节假日高速堵得水泄不通,旁边的国省道却车流不足。 非节假日的高速路又空荡荡的,通行效率大打折扣。
全国人大代表张强提出了“年度免费额度”制度。
每辆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每年可享受固定免费额度,比如10天。 车主可以自主选择在全年任意时间使用,包括非节假日。
这个建议保留春节、国庆等传统节假日的部分免费天数。 比如春节3天、国庆3天,剩下的7天纳入自选额度。 这样既照顾了传统出行需求,又给了灵活选择。
差异化收费策略已在多地落地。
广西自2025年5月起,每周五至周日对外省籍非营运一型客车实行ETC通行费减半。 云南对特定路段外省籍客车实施5折优惠。
天津的京津高速对货车实行白天6.5折、晚上6折的时段差价。 这个措施有效引导货车司机选择夜间通行,避开白天客运高峰。
湖北监江高速东延段、武松高速仙桃至洪湖段,所有ETC车辆不分车型享受50%通行费优惠。 非高峰时段走高速更划算,不少车主主动错峰。
2025年9月,四川成绵高速和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因收费期限届满,正式停止收费。 成绵高速免费后,货车日均流量从1.8万辆增至2.7万辆。
从事成都至绵阳专线运输的货车司机王师傅算了一笔账。 他的六轴货车单程通行费从170元降为0元,往返节省340元。 每月跑12趟可省4080元。
湖南长永高速27公里路段实现永久免费。 往返长沙和浏阳的私家车单次节省10元,每天往返能省20元。 长沙到浏阳的免费快速路多了一条,有效分流了国道车流。
山东济南对点对点通行济莱间高速公路的济南籍小客车免收通行费。 这个政策加强了济南中心城区和莱芜区、钢城区之间的连接互动。
智能管控系统大幅提升通行效率。 通过ETC门架、摄像头实时监控车流,结合导航APP推送路况信息。 成绵高速免费后,收费站排队时间从42分钟降至18分钟。
承德市实施环城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扩容工程。 市区主要干道交通量下降约30%,累计为车主退费1267.62万元。 外地游客的旅游体验得到提升。
山东省自2024年3月1日起,对全省高速公路安装ETC套装设备的氢能车辆免收通行费。 这个政策试行2年,促进了氢能汽车产业的发展。
政策调整面临技术实现门槛。 现行ETC系统尚不支持动态额度核算,需要升级才能实现精准管理。 要防止多车共用额度等作弊行为,确保系统公平性。
财政压力不容忽视。 全国所有小型客车年均免费10天,通行费减免总额可能远超现有预算。 高速免费后的养护费用将转由财政承担。
公平性争议待解决。 按车分配额度可能加剧区域差异,需考虑家庭规模、车辆使用频率等因素。 限制公车滥用免费额度也是监管重点。
官方已给出分三步走的推进步骤。 先在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拥堵高发区域试点。 然后收集车主反馈优化细节,最后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
湖北省针对山区物资运输、磷矿运输推出专项优惠。 6类ETC货车最高享受45%通行费减免,原本走国道的货车纷纷转走高速。 国道拥堵率下降30%,物流效率提升近两成。
广东清西大桥实施“点对点分时段”差异化收费,惠及2.55万车次。 车主走高速比穿城区少花50分钟,缓解了市区早晚高峰拥堵。
清西大桥的免费政策实现了广清高速和清连高速的无缝对接。 车主不用绕行城区,10分钟就能通行,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区和高速衔接的拥堵问题。
同济大学的研究证明,信息引导对治堵很有效。 旅游、商务出行的车主对路况信息敏感,及时告知拥堵情况后,大部分人会选择绕行。 探亲车主也会根据信息调整出发时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