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籁

车系首页

车型列表

天籁
日产
中型车
经销商报价 11.98万起
开票价 10.80万起
厂商指导价 17.98-23.98万
政府补贴
至高3.5万
厂商增换购补贴
至高9000元
享动力总成终身质保
可选18期0息购车
同级车对比
极氪007
20.99-29.99万
对比
极氪007GT
20.29-26.29万
对比
索纳塔
13.98-18.68万
对比
雅阁
17.98-23.88万
对比
英仕派
18.28-21.38万
对比
凯美瑞
17.18-25.98万
对比
2022款 2.0T XV 尊享版
外观
1816张
内饰
2225张
空间
1243张
全景看车

车主口碑

查看更多
9.1

9750条口碑

空间大

油耗低

动力够用

2024款 2.0L SV 黑金版

13.40万

裸车购买价

邯郸

购买地点

3700

里程

做工质感

这款车最让我喜欢的就是它的前脸设计,太有未来感了!车头分层立体造型,就像穿燕尾服的绅士一样,既优雅又运动。前格栅熏黑处理加上暗金色点缀,简直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闪亮。内饰也很棒,中控台布局合理,操作简单。车内用了很多软质材料和精致缝线,感觉特别豪华高档。车载娱乐系统也很好用,支持好多种连接方式,真的很方便!

空间

天籁的空间在B级车里挺不错的,我两个孩子坐在后排可以随便换座位,比之前坐的轩逸宽敞多了。

2024款 2.0L XE 真心版

11.40万

裸车购买价

广州

购买地点

3000

里程

做工质感

外观跟轩逸有点像😂,就是长了点,其他没啥大区别。可以自己稍微改装一下,会更好看。车身比较低,我提车一星期就刮过底盘😅。内饰设计挺简洁的,但功能性和实用性都不错。座椅是真皮的,软软的,坐着挺舒服。主驾座椅还能电动调节,挺方便的。中控屏有12.3英寸,导航和娱乐功能都挺全的,开车的时候更有趣了。还有多层隔音玻璃,车里挺安静的,也更安全了。

空间

这车的空间真的挺大,前排后排都宽敞,腿和头都有足够的空间,特别适合家用。后排座椅设计得挺好,就算是大个子坐后面也挺舒服。

2024款 2.0L SV 黑金版

13.20万

裸车购买价

萍乡

购买地点

3155

里程

做工质感

外观很大气,黑色车身加上金色点缀,沉稳又不失格调。内饰设计简约大方,黑色皮革和金色装饰挺搭的。真皮座椅和皮质仪表台,质感不错。新加的座椅加热功能,冬天用真的很舒服!

空间

车内空间真的挺大的!家人坐进去,感觉一点都不挤。当初选天籁,就是看重这空间。扶手箱挺实用的,放些小东西很方便。后排座椅特别舒服,腿部空间很宽敞。后备箱也挺大的,家用完全足够了。

测评报告

数据来源于有驾合作伙伴盖得排行

在雅阁和凯美瑞相继完成换代以后,全新一代日产天籁也来到了我们面前。这一代天籁有一点特殊,它的中文名还是叫天籁,但是英文名从“Teana”改成了“Altima”,而Altima正是美版天籁的名字。东风日产又将新一代天籁称为第七代,因为他们把前三代风度和国产化之后的三代天籁算在了一起,而美版则称为第六代,底盘代号L34。


第七代天籁的外观设计和上一代有较大差别,采用了Vmotion 2.0设计,运动化取向非常明显,机盖上加入了四条棱线,前脸的V字做得比较大,但是不算很突兀,车身做宽做矮了,车头向下沉,给人一种俯冲的感觉。C柱以后做了一条类似于悬浮式车顶的曲线,和立体式的尾灯相呼应。总体来说,第七代天籁有点像斯文版的西玛,在沉稳和运动之间把握得比较好。


这一代天籁取消了2.5L自然吸气发动机(QR25DE),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KR20DDET),也就是第二代QX50上那一台。这个2.0T发动机搭载于高配车型,用更小的排量去兼顾以前3.5L和2.5L车型的需求。在雅阁、凯美瑞换代以后,美版2.0T雅阁和V6凯美瑞都没有引进,天籁就成为了日系三杰在中国唯一拥有2.0T发动机的车型。


这台2.0T的天籁零百加速成绩可以达到6.4秒,在同级当中已经是数一数二的表现,比雅阁和凯美瑞都要快,百公里刹停的距离为36米左右,同样是一个非常领先的成绩。对于动力需求并不强烈的消费者来说,2.0L自然吸气的版本也非常合适,这一代2.0L的车型调高了动力输出,改善了油门踏板的逻辑,在起步阶段没有上一代车型那种窜动的感觉,虽然动力并不强,但是应付城市和高速路况完全没有问题。


CVT变速箱对于2.0T发动机来说,在急加速的时候还是会出现轻微的打滑感,但是日常行驶当中,这种体验并不会频繁出现,反而是踩下油门踏板以后,涡轮迟滞和CVT稍微迟缓的反应速度会比较容易感觉出来,这也就是CVT变速箱的一个特性,它还是更适合渐进地提速,而不是一脚油门下去就有强烈的推背感。


悬挂调校会比上一代天籁更加紧致,但是本质上还是一台天籁应有的水平,取向依旧是偏向舒适,在过一些减速带和坑洞的时候,缓冲和震动过滤都非常优秀,没有什么生硬的感觉。可以说这一代天籁是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把底盘的支撑性稍微增强了,效果很符合现在的趋势,日常开好像有点运动,但是大部分时间又很舒适。


内饰部分的改变不是特别大,中控屏幕从中间改成了放在上方的悬浮式,属于常规做法,空调控制系统也变得更简洁明,排挡杆附近则基本保持上一代的布置,档杆前面的储物空间开阔了很多,取放物品很方便。另外一个变化就是方向盘改成平底,增添了一点运动感。除此以外,无非是高配车型会有多一点软质材料以及拼色设计,低配车型就可能是全黑内饰,硬质塑料也多一些。


值得吐槽的是这个中控屏幕,尺寸不大,触控的反应比较慢,不是太跟手,分辨率不高,观感不算太好,虽然内置了很多APP,但是UI设计比较陈旧,也不支持Apple Carplay,中配以上车型会支持Nissan Connect。


天籁一向都以舒适性著称,这一代天籁依旧延续了这种良好的传统,前后排的座椅设计都是同级标杆,后排座椅的填充比前排更柔软,但是形状设计又很合理,不会缺乏支撑感。后排的空间并没有比上一代增加太多,如果坐姿比较直的话,高配车型上为了放置后排的天窗,头部空间还会有点不足,还好天籁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比较舒缓,后背靠在椅背上,头部空间就很充裕了。


后备箱的空间足够大,可以应付日常的使用需求,不过中国版的天籁取消了后排座椅可放倒的功能,稍稍缺失了一点扩展性。

查看更多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