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重庆举办了一场备受关注的行业大会——2025中国摩托车重庆论坛。
这场论坛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恰好开在一个中国摩托车行业面临复杂局面的关键时刻。
当前的市场状况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可以说是再贴切不过了。
一方面,在国内,大家似乎对购买摩托车的消费热情有所减退,市场表现出一种疲软的态势;而另一方面,中国生产的摩托车在国际市场上却异常火爆,出口订单接到手软,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这种“内冷外热”的鲜明对比,让业内人士感到既有机遇,也有困惑。
面对这样的局面,整个行业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如何才能突破眼前的困境,找到新的增长点?
这正是本次重庆论坛试图解答的核心问题。
来自政府、行业协会、各大摩托车企业以及国际市场的代表们齐聚一堂,围绕着“聚力·突围”这个主题,展开了一场深刻的探讨。
我们先来看看当前市场最真实的数据。
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秘书长张洪波在会上公布的信息,今年1月到8月,全国摩托车总销量达到了1485万辆,从总数上看,同比增长了9.6%,这似乎是个不错的成绩。
但如果把这个数据拆开来看,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国内市场的销量实际上是同比下降了超过6%,而那喜人的增长,几乎完全是由出口市场贡献的,出口量的增幅高达32%。
这个数据清晰地告诉我们,国内市场的增长遇到了瓶颈,而海外市场则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那么,国内市场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与会的专家们普遍认为,一个关键原因在于行业内部的过度竞争,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内卷”。
竞之道咨询的创始人陈名友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他指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很多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采取了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价格战。
你降价五百,我就降价一千,大家比的不是谁的产品技术更先进、质量更可靠,而是谁的价格更低。
这种竞争方式,短期内或许能吸引一些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但从长远来看,对整个行业的伤害是巨大的。
企业利润被不断压缩,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上,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品质提升缓慢。
最终,市场陷入低水平、低利润的恶性循环,消费者的体验得不到提升,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发展潜力也受到了损害。
所以,论坛上达成的一个重要共识就是,行业必须从这种“卷价格”的泥潭中走出来,转而走向“卷能力”的良性竞争轨道,在技术、品牌和服务上见真章。
既然国内市场的路不好走,那么向外看,就成了许多企业必然的选择。
国际市场,特别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为中国摩托车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墨西哥商会重庆分会的主席胡里奥·克鲁斯(墨鹰)在会上分享的信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振奋。
他介绍说,墨西哥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首要目的地,同时也是中国摩托车的第二大出口市场。
尤其是在电动摩托车领域,2024年墨西哥的销量预计达到70万辆,其中超过90%都来自中国。
这充分说明,中国摩托车产品在国际上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并且深受当地消费者的欢迎。
然而,做国际贸易并不是简单地把产品卖出去就行了。
如何更聪明、更深入地融入全球市场,是一门大学问。
胡里奥·克鲁斯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
比如,传统的整车出口方式,往往会面临进口国的高额关税。
一个有效的应对方法是采用CKD组装模式,也就是把摩托车的零部件出口到当地,在当地设立工厂进行组装。
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规避关税壁垒,降低成本,还能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更容易获得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
此外,他还强调了本地化运营的重要性,企业需要深入研究当地的市场需求、消费习惯和文化背景,推出符合当地特点的产品,并与当地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合作联盟,共同开拓市场。
华洋赛车的董事长戴继刚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企业出海必须要有长远的品牌战略,要明确自己的定位,遵守国际市场的规则,而不是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去做贴牌生产,那样只会为他人做嫁衣,永远无法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际品牌。
无论是深耕国内市场,还是扬帆出海,最终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来自于产品本身。
那么,未来的摩托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这次论坛上,大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了“电动化”和“智能化”这两个方向上。
宗申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左宗申明确表示,这“两化”是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
如今的电动摩托车,早已不是过去人们印象中速度慢、续航短的“小电驴”。
随着技术的进步,高速电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
其核心的“三电”系统,即电机、电控和电池技术,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和强大。
智能化则为摩托车赋予了全新的价值和体验。
九号公司的代表在会上透露,2024年他们销售的电动摩托车中,智能化产品的占比已经达到了一半。
智能化的应用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百度地图已经可以为摩托车提供车道级别的精准导航,还能提前预警路况信息,这大大提升了骑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未来的摩托车,将不再仅仅是一个从A点到B点的代步工具,更可能成为一个能够与人交互、提供丰富信息的智能终端。
雅迪科技的代表甚至在会上呼吁,应当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为合规的电动摩托车争取更合理的上路权利,让这些技术先进、绿色环保的新能源交通工具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这种趋势也得到了电商平台的印证,抖音和淘天的代表都表示,高端化、智能化的电摩正在成为线上销售新的增长点,线上选购与线下实体店体验、交付相结合的新零售模式,也正在有效地解决消费者的购车痛点。
要实现上述的产业升级和全球化布局,绝非一日之功,它需要企业具备长远的眼光和持之以恒的耐心,也就是所谓的“长期主义”。
在圆桌讨论环节,本田摩托车的代表分享了他们的经验,本田制定了到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的宏伟目标,这是一个典型的长期愿景,然后通过一个个阶段性的计划来稳步推进。
赛福制动的总经理也用自己的实践证明,正是因为坚持长期的研发投入和全球供应链的合作,才使得他们的产品能够拥有品牌溢价,获得市场的认可。
这种长期主义精神,不仅需要单个企业的坚持,更需要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
从零部件供应商,到整车制造厂,再到销售渠道和服务平台,大家必须目标一致,同频共振,共同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
只有这样,中国摩托车行业才能真正凝聚力量,成功突围,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