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刷到的这些朋友圈截图,唐DM-i冠军版官方指导价19.78万,现在门店搞得热火朝天,贴着139800元当日开票的红条子,排长队等着提车。更奇葩的是,除了这个价格,店里还给出个旧车优惠,比如一台国五或国六的二手车,直接减两万,听起来像是买新车送旧车换现金。你说,这价格一出来,立马让人想到去年清仓汉燃油版时的折扣力度,感觉得出点不一样的狠,这次比拼真是血拼到骨子里。
我还翻了翻笔记,看到不少网友在小红书评论:这才是价格战的发令枪。问题来了,车企搞这种大甩卖,是不是觉得利润已经烧得差不多,着急清库存?销售人员说新款马上到店,用云辇底盘和快充的升级版,六月就可以开到门口。而且,老库存不能留,不然都堵在仓库里发霉。比亚迪今年的销量目标定到360万辆,按月拆分,任务越来越重。这就变成拼命放血——用优惠换销量。你们懂,财报上的销量增长指标还得拉上去,否则年底怎么交差。
消费者心态也复杂。一拨是真心看配置——190kW的综合功率、L2级别的主动安全,虽然没有智驾,但也算提了个价,冲着油混的里程焦虑去。另一拨则担心保值率会被新款吊打。毕竟,宋PLUS之前也是用先降价,后停产的套路,留下的买一送一印象。车友群里有人感慨:便宜是硬道理,但别买成了古董。这思路好像在汽车圈也蔓延开了。拉概括一点:价格战其实不光比亚迪在玩,周围其他车企也都加入了。上周,深蓝S7全系肃然官降1.5万,东风猛士新能源皮卡也提前三折预售。技术升级的窗口期几乎轮番上阵,三年一次的套路已经成了规律。
这让我想起,现在车企把优惠放到明面上,用规模弥补利润的想法跟智能手机市场很像。只这次换了个轮子。我经常想,真要买吗?咱们得多问一句,电池是刀片版还是弗迪标准?礼包里的十年质保,算是按首任车主还是车子出厂都能用?别等到牌照到手才发现,赠送的3.3kW充电桩还得掏一大笔安家费。条件和细则藏在小字里,不见得像宣传的那么简单。
这次12万级的唐DM-i到底是临时打折,还是设定了新的价格锚点?等到六月新款落地,也许就能看出门道。如果价格最终稳定在14万左右,那以后合资旗下的混动车型,可能就更难捉摸了。你觉得,这么一折,未来的市场会不会更乱?只有在快手上能买到优惠最低的车吗?为什么大多数人都看不到这种砍价车在4S店?难不成,只有某些渠道或者特殊平台才有这秘密折扣。
我还在琢磨,这冠军版年头是不是也有点疑问。迪子23年就推出来冠军版,而且我这边2025款那会,优惠还都没有放开。是不是玩了两手策略,想留点悬念?或者,厂家再降三万,利润还能保证?我猜这价格到哪个渠道买,差不多都差不多,但真要面对售后、质保,还是得再谨慎点。
留个悬念。这次唐DM-i的12万价,是个临时的血拼王炸,还是未来的新标价呢?要是最终定在14万左右,那意味着,未来合资混动的竞争,可能得更激烈一些。你会不会觉得,整个市场都变成了一场谁便宜谁赢的角逐?或者说,真能划出一条最低价红线,让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买到一台够用+不亏的好车。你觉得这样的大折扣,背后究竟还隐藏着什么信号?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