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阵子和老李吹车聊到保时捷的新专利,整套混动系统里边那个轴向磁通电机,让我眼前一亮。你知道轴向磁通电机是什么吗?简单来说,它相对传统的径向磁通电机薄得多,像个盘子,能直接嵌到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省了不少空间。这设计最近被法拉利和兰博基尼先用上了,效果咋样,我也没亲自试过,但看数据确实亮眼。
先说数据,法拉利SF90用了三台Yasa轴向磁通电机,总输出217马力;兰博基尼Revuelto两台,差不多296马力。这些车的综合马力肯定超过1000,冻得慌。保时捷这次专利显示,想弄个跟他们差不多档次的混动,可能直接上超800甚至900马力。我刚想的,这马力如果真到那水平,GT2、GT3乃至传闻里的超跑,不慌了。
刚才翻了下笔记,911 Carrera GTS用的电机是传统径向磁通的,单台54马力、149牛·米,配6缸发动机总输出532马力。怎么说呢,虽说不低,但放到现在看就显得有点单薄,毕竟混动系统里电机输出不够猛,动力衔接上总有点吊不起大马力的架势。相比之下轴向磁通电机那薄度和扭矩,简直越狱似的,省空间还能输出强劲扭矩,那个7.87厘米厚度,真是跟薄饼似的。
我也得说,这设计想象起来挺美,落地估计复杂。毕竟这系统要装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还得和双质量飞轮套在一起,听着就像拼乐高,但零件分毫不差那种。供应链上,Yasa那电机本身供应量肯定有限,价格肯定心疼。说起供应链,要懂这种小体积电机设计,其实就是跟做衣服似的,面料越高级,裁剪越精准,最终成果才合身好看。传统电机就像宽松的卫衣,方便大块头,但找精准合身剪裁时,轴向磁通电机这套组合就显得有优势。
我自己的小跑题来了,跟销售妹子闲聊时,她说他们这几年卖车,客户对混动车兴趣特立独行,一部分追求纯电续航,另一部分却纠结性能和油耗兼顾。混动车复杂是复杂,维修保养难度不说,第一年维护成本大概比纯燃油车高20%-30%(估算),但性能提升和驾驶乐趣是没得说的。你觉得,这么复杂的系统,客户能接受吗?还是说,像保时捷这种品牌,拉高性能的也带动了消费者对高阶混动的认可?
还有我一个临时算的粗活成本问题:假设这轴向磁通电机加装成本是传统电机的1.5倍,而带来的油耗改善能减少5%-8%,保养整体增加20%-30%,买家花再多的钱,换来的是不是性价比得漂亮?说实话,这事好像没啥标准答案。但保时捷肯定不会傻到不考虑成本收益平衡,毕竟豪车用户对性能和品味还挺讲究的。
前文我说这技术无缝能跟双离合搭配,但专利里透露,手动变速箱兼容可能暂时没着落。(这段先按下不表)你想啊,真正的高性能跑车粉丝不少还热衷手动,而这设计若只能支持双离合,那是不是又限制了目标客户层?这点倒让我有点小失望。
说点细节,我昨晚翻了车友圈的帖子,有位刚修车的老哥吐槽,混动车保养麻烦,同品牌的纯燃油择优选吧。他修的车不是保时捷,是别的牌子的,不过这怨言挺真实。纯燃油车爆点故障,老司机能临时解决,大混动系统就要专业诊断,时间成本和直接花的钱加起来,都得让你皱下眉头。
我自己倒是更关注保时捷能否把这技术用到中置发动机车上,续航?嗯,这专利强调电机和发动机的纵向布置,配横置双离合变速箱,总感觉这布局会让车身结构热管理复杂化。专利也提到通过杯状或钟形透气腔给电机和发动机冷却,这设计倒挺聪明,但实际效果不好说。毕竟高性能跑车那温度可不是闹着玩的。
顺带猜测一下,我心里暗想,保时捷会不会直接用这种小型电机来打造纯电驱动+增程发动机的混动,拧着性能和油耗杠杆一把?这个我没细想过,也好奇它会不会造成品牌定位的某种变化。毕竟,保时捷粉丝愿不愿意接受更复杂的混合动力技术,还是更喜欢直白暴力的机械感?
对了,你们有没有过买跑车时,纠结手动和双离合到底选哪个的经历?尤其是像这样复杂轴向磁通电机进场后,选变速箱的体验会不会更像在选手机,外加各种小配件和功能,反而回归纯粹变少了?
这几天我倒是先按捺住,没去保时捷4S店碰碰运气,毕竟专利虽好,量产还远。这类技术看着炫酷,但真要摇身一变成街头跑车,可没那么快。
保时捷这波动作,确实给高性能混动树了个新坐标,你说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跑车混动不单是辅助发挥,而真能成为性能主力?我疑惑着,也期待着,等着看他们下一步动作。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