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买车像开盲盒?转向拨杆成“增值服务”,师傅摇头车友群炸锅
内容:
二宝今年刚换了Model 3,刚提回来那天,把邻居小林喊过来围观,结果俩人左摸右瞧,方向盘下边空空的,愣是没找到转向拨杆。我拿着说明书翻半天,才发现,这新款竟然把拨杆搞没了——只剩下方向盘上一堆小按键。小林挠挠头,脱口而出:“这不是作死么?以后想打右灯,难不成还得扣着‘鸡蛋’揣方向盘瞎找?”现场一阵傻笑。
有哥们在车友群里吐槽:“特斯拉这是创新还是坑人?刚买的车还得自掏腰包改回最顺手的配置。”群里顺便刷出来“2499元改装服务”,看图说是官方上线。老张刷个截图问:啥意思,咱这车还得花两千四买个回归基础的东西?群里那技术控说,听说下批新车又要标配拨杆了,咱这些第一批买单的算啥?半截话没说完,有人“呵呵”了几句,话音里满是无奈。
我昨儿在维修店蹭个保养,师傅嘴上叼着烟角落冷不丁冒一句:“按钮这玩意儿……等真遇上环岛打急弯,看你们是不是得摸瞎。”他说他小时候能闭眼摸到自家老桑塔纳的转向灯拨杆,“手感都磨出茧子了”,现在这按钮式,师傅就咱们俗话说,“骗新司机玩花活,本质还是亏安全”。
前几天听说邻居阿仙开新款Model 3过弯,按错了方向,竟把警告灯都点亮,气得直骂“你看这洋车厂商,净琢磨新花样,别把命都搭进去!”这事说出去,群里有人跟风调侃:“苹果式思维玩车,啥都简化,结果人懵逼。下回把刹车踏板也干没了,看你们怎么玩。”
这不光是特斯拉在“创新”——销售小常给我顺嘴一提,说现在很多品牌都在玩“功能订阅”。宝马曾经闹出过“座椅加热要付年费”的乌龙,明明车里硬件都有,非得让人再交钱才能用。后来闹大了,才号称给取消。但其实,售后师傅说,车里的“隐藏功能”还没少呢,有的要解锁,有的一直不点亮,反正就玩个“你不知道我有”,等你掏腰包才给你想要的。
大众那个事儿也热闹。英国的ID.3“满血动力”还得额外刷钱才能解锁,啥叫“228马力”?出厂参数其实都写在保险单里,保费照收,动力没开全,谁亏谁知道。有位哥们在微信群里玩笑说:“你车数据满,性能空,保险公司都看你是冤种。”
这些厂家的做法,被养护店师傅说成“卖个盲盒”,一辆车啥都有,但得慢慢“解锁”,可惜都不是免费的惊喜,都是贴钱的套路。师傅边修车边嘀咕:“这帮车企就是羊毛出在牛身上,最后还是咱们埋单。”
其实最近我还发现个新鲜事。Model 3高配那几个传感器据说可以升级点对点召唤停车,有意思吧?但手机APP里选项一直是灰色。销售跟我开玩笑:“早晚变成订阅服务,出个包月首试体验,反正大家都走软件路。”车友群里也有说“新固件升级,屏幕菜单多了几个图标,其实啥也没开,等割韭菜吧。”
有人怀念当年桑塔纳、捷达,开起来没那么多花活,就算想升级,顶多换个车灯泡,新整车基本硬件都给足,买车不怕第二次收费。现在的新电车圈,买完车像捡到半块钢板,剩下的功能要一个个买回来。
还有个冷门事儿:一位长春的技师跟我电话里聊,说北方冬天,宝马的座椅加热“如果不买订阅”,实际硬件启用有时候还能通过刷ECU“破解”,这事懂行的都知道几招。不过师傅喊话:“那都是钻空子,保不齐下一版更新就把路堵死了。”冷热自知,技术创新的好处还没普及,钱已经收起来。
小作坊修车工戴老板曾在朋友圈吐槽:“创新不是让车主花钱买习惯,真创新是给你多一重选择。”我开老帕萨特那会儿,拨杆头磨得发亮,每次打灯大拇指就顺手一拨。现在特斯拉回来,先学会找按钮,怕自己一紧张还真摁错。微信群里有人说,等新款加回拨杆,二手车市说不定还能涨一波价,真奇怪,这一根小杆子也能玩出行情。
至于那根2499元的“信号杆”,邻居小林已经在犹豫要不要装。工厂师傅说:“等啥时候路上都没拨杆了,咱这手艺也该失业。”开车这么些年了,新花活层出不穷,老配置变稀奇货,二宝常说:“买车就是拆盲盒,真配齐吧,钱包早掏光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