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K科技园原本是块没多少人知道的地方,现在因为比亚迪入驻变得热闹。比亚迪直接租下第一阶段主要用地,科技园总规划1500英亩。马来西亚政府希望靠这个工厂带动当地经济,但具体能有多少效果还不清楚。
马来西亚之前有自己的汽车品牌宝腾,但现在主要靠中国吉利支持。这次比亚迪建厂,马来西亚把希望放在电动车上,想借外国技术提升本土产业。但问题不少,比如零部件供应、技术研发这些能不能跟上还不确定。
比亚迪在东南亚布局挺快,泰国工厂已经在建,印尼也在推进。这次选马来西亚可能是因为地价低,政策优惠多。马来西亚给地给政策,比亚迪看中这里靠近港口,物流方便。
丹绒马林离槟城港不远,运东西比泰国节约成本。比亚迪工厂未来可能不只是卖车到马来西亚,还会出口到其他东南亚国家。但马来西亚自己生产电动车零部件的能力还不行,很多得靠进口。
东南亚各国都在争抢电动车市场。泰国政府给补贴,印尼拿镍矿资源吸引投资,越南有VinFast。马来西亚现在靠土地和政策吸引比亚迪,但长远看能不能留住产业链是个问题。
工厂周边可能会有更多中国供应商进来,当地小企业担心竞争不过。马来西亚政府说要培养本地人才,但相关专业毕业生太少,缺口很大。
比亚迪的全球战略里,东南亚是重要市场。泰国主攻右舵车市场,印尼利用矿产优势,马来西亚的角色还不明确。要看将来这边工厂到底生产什么车型,出口哪里。
马来西亚政府想借比亚迪工厂推动产业升级,但如果只是做组装,技术还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里。马来西亚能不能借此发展出自己的电动车产业,现在还不好说。
当地工人担心待遇和就业机会,但目前工厂还没建好,具体怎么运作还不知道。比亚迪过去几年扩张很快,但海外工厂的运营情况一直有争议。
未来几年东南亚电动车竞争会更激烈。比亚迪在马来西亚的工厂投产后,市场占有率可能会变。但电动车价格高,很多东南亚国家消费水平有限,能不能卖得好还得看政策补贴。
现在工厂还在筹建阶段,马来西亚政府承诺的配套措施能不能落实也是个问号。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合作项目之前也有延期的,这次能否按时完成存在变数。
马来西亚总理最近访问中国,比亚迪工厂是重要成果。但政治层面的支持能持续多久,遇到问题会不会变卦,这些都不确定。
比亚迪选择马来西亚有地缘考虑,分散风险。如果一个国家政策变化,还有其他地区工厂顶上。但这种分散策略成本也高,不知道长远来看是不是划算。
当地环保团体担心工厂污染,但政府优先发展经济的态度明显。环保问题可能被搁置,但长期对环境的影响没人敢打包票。
马来西亚年轻人对新能源行业有兴趣,但培训体系跟不上。学这些专业的学生少,企业招人困难,只能靠外来劳动力。
工厂附近的农民被征地,补偿问题引发一些纠纷。政府说会安排工作,但很多村民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岗位。
比亚迪在其他国家的工厂也曾被曝过劳工问题,马来西亚方面表示会严格监管。实际执行效果如何,要等工厂运行后才能看出。
现在工厂还没建好,以后会是什么样,只能等时间给出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