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汉兰达直降5.8万,2.5L混动四驱家用体验记
去年秋天,我陪老王去4S店看车,他盯着那辆汉兰达转了三圈,销售小伙儿嘴快,说现在不用加价也不用排队,优惠直接砍到骨头里。印象里,这车以前可是得掏高价、还要托人才能买到手的主,现在19万多就能落地。跟比亚迪唐一比,这价格差不多,想当年谁能想到合资SUV也有这一天。
新能源这两年真是火得不行,小区楼下充电桩都排起队了。身边好几个朋友换国产混动车,都说配置高、油耗低,还智能。可汉兰达还是有自己的死忠粉。我邻居赵师傅就认准它,说丰田质量靠谱,“十年八载不出毛病”。不过他也吐槽过——“油耗高点是真实在”,尤其是2.0T燃油版,在市区开着百公里10升左右,高速倒还能省点,但哪有工薪家庭天天跑高速的?
后来听群友说混动版更省,一脚电门下去没啥声音,市区五六个油。但奇怪的是,上高速反而比纯汽油的费点儿,也不知道是不是风阻大还是动力调校问题。有次我表哥拉着全家自驾,从上海一路杀到南京,中途还和我微信语音抱怨:第三排太憋屈,大人坐后面跟打包快递似的。他干脆把第三排放倒堆行李,人坐前两排舒服些。
其实汉兰达外观看起来确实大气,那将近五米长的大块头,不管停哪都挺唬人的。不过前脸造型低调,有种“闷声发大财”的意思。我觉得吧,要是喜欢张扬外观的人可能会嫌它太收敛。
内饰嘛,就是典型丰田味道,不花哨、不浮夸,用料扎实但没什么新鲜感。低配只有10寸屏幕,看起来略显寒酸。这事我专门问过销售,他叹口气:“厂家定的,全系标配估计还早。”虽然搭载了高通芯片,可以语音控制导航,但实际体验下来反应慢半拍,比国产那些带8155芯片的新势力差不少。有次赵师傅连手机投屏都卡住,只能让孩子帮忙重启系统。“老一辈用习惯汽油车,对这些玩意儿真心不上道。”
冷门配置方面,其实很多人忽略了一件事——这个中大型SUV后备箱底板下面藏着一个非全尺寸备胎(听修理厂李师傅讲,现在好多新款连备胎都没有),平时用不到,可真遇上爆胎,那玩意就是救命稻草。有位技师告诉我,新款混动四驱系统其实采用E-Four布局(后桥独立电机),理论上响应速度更快,不过维修费用稍微贵一点,而且部分零部件只能原厂订货。
保养方面,以前总有人传言日系皮实不用怎么管,其实也是误解。我亲戚家的上一代汉兰达跑了16万公里,到第12万的时候变速箱开始偶尔顿挫,一查才知道CVT变速箱机油一直没换过。“该保养还是得按规矩来”,这是修理工老刘常挂嘴边的话。他还提醒一句:新款发动机烧机油概率虽然很低,但如果长期短途冷启动,也别偷懒,该检查还是要检查。
销量嘛,今年明显掉下来了,上个月全国才卖七千多台。不像当初加价那阵子月销破万成常态。这几年吉利豪越、传祺GS8这些国产对手冲劲足,同样的钱买更多配置和空间,所以年轻奶爸们往往被吸引过去。我朋友圈那个二娃爸爸,本来纠结选七座,到最后因为空间和智能化直接奔隔壁去了。据他说,“带娃出远门最怕第三排小孩闹腾”。
还有个细节挺少人提——方向盘左侧储物格特别深,可以塞下一整包纸巾盒或者随身杂物,我媳妇每次上车第一件事就是翻那个格找东西;但副驾驶座椅调节不是全系都有,有些版本只能手动,这点她念叨好几回:“这么贵,还不给装个电动,多抠啊。”
坊间流传明年可能会上纯电版,不过进度慢悠悠,就算出了续航恐怕追不上现在国产那些800公里级别的小钢炮。而且据说现款库存压力蛮大的,你只要进店看看,销售恨不得现场给你打折送膜贴膜套餐啥都有。
再顺嘴提一句,以前有段时间保险公司对于日系中大型SUV定损标准偏严,据一个理赔员朋友透露,因为零部件进口周期长,经常出现等配件等半个月情况,所以建议入手之后最好留心一下保险条款里的免赔范围,还有玻璃险之类的小细节,否则遇到事故容易吃亏。
最后插句闲话:表哥那辆混动顶配刚开半年,被他老婆拿去接送孩子,每天穿梭在菜市场和学校之间。他自己则骑起共享单车,说“堵城”里开啥七座都是累赘。不知道以后这台“大块头”会不会变成咱们家族新的接力棒,再熬几年二手市场见分晓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