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在四十年前,当硬派越野车市场还被欧美老牌厂商牢牢把控的时候,一辆来自日本的三菱帕杰罗,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是如何在短短几年内,就在那个被称为“勇敢者游戏”的巴黎-达喀尔拉力赛上,一举成名,甚至站上了最高领奖台的?
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技术实力和设计理念在支撑,让它能够在世界上最严酷的赛场上,击败众多经验丰富的对手?
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回到那个年代,仔细审视一下这辆车的与众不同之处。
时间回到1982年,那时候全球的汽车市场格局非常分明。
提到越野,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的Jeep、英国的路虎,这些品牌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在战争中得到检验的性能,几乎就是“硬派”的代名词。
而当时的日本汽车,给世界的普遍印象是经济、省油、做工精细的家用轿车。
虽然也出现了一些被称为SUV的车型,但其中不少是在轿车底盘的基础上进行升高和改造,本质上还是为了应对城市和普通郊区路况,要是真把它们开到环境恶劣的非铺装路面,恐怕很快就会暴露出底盘强度不足、脱困能力差的短板。
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三菱汽车却推出了一款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产品,那就是代号为L047的第一代帕杰罗。
这款车从诞生之初,就清晰地表明了它的定位——一辆纯粹的、为征服烂路而生的工具。
它最核心,也是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车身结构。
第一代帕杰罗采用了那个时代硬派越野车标志性的“非承载式车身”。
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些专业,但理解起来并不复杂。
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盖房子,非承载式车身就像是先用极其坚固的钢材,打造出一个独立完整的“地基和框架”,这个框架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梁。
它负责承受来自路面的所有冲击、颠簸和车身扭转的力。
然后,再把完整的车身外壳像一个“房子”一样,安放在这个坚固的框架之上。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车身和底盘大梁各司其职,互不干涉。
无论路况多么恶劣,比如车辆一侧轮子在高处,另一侧在低处,导致车身产生巨大的扭曲力,这些力绝大部分都会被坚固的大梁吸收掉,而车身本身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车门依然可以正常开关,车身也不易产生永久性形变。
相比之下,当时以及现在绝大多数城市SUV和轿车采用的“承载式车身”,是将大梁与车身结构融为一体,整个车身外壳都参与承重。
这种结构更轻、成本更低,在铺装路面上行驶也更舒适,但一旦遇到极限的越野路况,长期的冲击和扭曲就可能导致车身结构疲劳甚至损坏。
帕杰罗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这条虽然成本更高、舒适性稍差,但坚固耐用性呈几何级数增长的道路,这为它日后的传奇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光有了一副“钢筋铁骨”还不够,还得有能够让这副骨架灵活运动的“肌肉和神经”。
第一代帕杰罗搭载了一套在当时非常先进且可靠的“分时四驱”系统。
这套系统的精髓在于它的纯粹和简单。
在车内,驾驶员可以通过一个专门的排挡杆,手动在两轮驱动(2H)、高速四轮驱动(4H)和低速四轮驱动(4L)之间切换。
在市区或者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使用两轮驱动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油耗,行驶也更轻快;当遇到湿滑路面、沙石路或者需要更高抓地力的情况时,可以切换到高速四驱,让四个轮子都获得动力;而当面临爬大坡、过深沟、冲沙丘这种需要最大扭矩的极限路况时,挂入低速四驱挡,变速箱会通过一个分动箱将发动机的扭矩放大数倍,让车辆获得强大的攀爬和脱困能力。
这套系统的所有操作都是纯机械式的,没有复杂的电子传感器和控制单元。
在动辄数千公里的无人区里,这种简单可靠的机械结构,意味着极低的故障率。
要知道,在荒漠中,任何一个电子元件的失灵都可能是致命的,而一个简单的机械拨杆,却能提供最原始、最值得信赖的保障。
当然,一辆车的心脏——发动机,同样至关重要。
第一代帕杰罗在达喀尔赛场上使用的那台发动机,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其动力参数可以说是平平无奇,最大马力不过一百多匹。
但是,在拉力赛那种极端环境下,绝对的峰值功率并不是最重要的,持续稳定的动力输出和在低转速下就能爆发出的强大扭矩,才是生存和取胜的关键。
帕杰罗的发动机恰好就具备了这些特质。
它的低速扭矩表现非常出色,这让它在松软的沙地上起步和攀爬沙丘时显得格外从容有力。
更令人称道的是它惊人的耐用性。
达喀尔拉力赛要求赛车在极高和极低的温差环境中,连续数十个小时高负荷运转。
很多经过精心改装的赛车,都可能因为发动机过热、管路破裂等问题而退赛。
而帕杰罗那台看似普通的发动机,却能在撒哈拉沙漠的严酷考验下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这充分体现了上世纪80年代日本制造业在发动机技术上的深厚功力和对可靠性的极致追求。
正是凭借着坚固的非承载式车身、可靠的纯机械分时四驱系统,以及一台极其耐用的发动机这三大法宝,帕杰罗才有了挑战达喀尔的底气。
1983年,它首次参赛,虽然经验不足,但其展现出的惊人可靠性已经让欧洲车队刮目相看。
经过两年的经验积累和持续改进,在1985年的比赛中,三菱帕杰罗赛车终于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它成功战胜了所有对手,夺得了汽车组的总冠军。
这是达喀尔拉力赛历史上第一次由日本汽车品牌获得冠军,这一胜利彻底打破了欧美厂商在顶级越野赛事中的垄断地位,也让“帕杰罗”这个名字从此响彻世界,成为了硬派、可靠和冠军的代名词。
如今再回看这段历史,初代帕杰罗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车辆核心性能——也就是坚固、可靠和通过性——的极致追求,最终实现了对传统强者的超越。
它没有依赖花哨的电子设备,也没有堆砌夸张的动力数据,而是用最朴素、最扎实的工程技术,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