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万起还主打舒适性改进?119.9万买MPV,不如加点钱上埃尔法?国产MPV智能化更强,LM会不会输在科技感?

最近刷汽车圈的朋友肯定都注意到了——2025年11月,雷克萨斯官方推出了重磅消息:2026款LM系列正式上市,起步价119.9万元!这价格一出来,评论区直接炸了。

有人吐槽"雷车又飘了",有人质疑"埃尔法的老对手这次要硬刚国产高端MPV吗"。

要知道,LM作为雷克萨斯的"豪华MPV天花板",一直是商务接待和富豪家庭的"面子担当",但这些年国产腾势D9、极氪009这些新势力可没少在舒适性和智能化上"卷"它。

这次2026款LM直接把宣传重点放在"乘坐舒适性改进"上,还维持了百万级定价,那问题就来了:119.9万起的中大型MPV,到底改了啥能让雷克萨斯有底气继续"端着"?

这次的舒适性升级是真的技术突破,还是换个壳子炒冷饭?咱今天就来扒个明白。

第一部分:119.9万起还主打"舒适性改进"?2026款LM到底改了啥关键地方?

先给大伙儿划重点:2026款LM于2025年11月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区间119.9万-155万元,依然是中大型MPV里的"顶流选手"。

这次雷克萨斯没整那些花里胡哨的营销话术,直接把"乘坐舒适性改进"写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要知道,上一代LM被吐槽最多的就是"座椅硬邦邦""后排动静大"这两个经典吐槽,这次算是对症下药了?

具体来说,这次舒适性升级集中在三个"看不见但能感受到的细节"上面。

首先是NVH性能升级,这个听起来有点专业术语,其实就是隔音和减振的学名。雷克萨斯在车身多处增加了减振及吸音材料,简单说就是让你坐在车里的时候,外面的噪音被挡得更死了。

想象一下,你在后排打电话,对方能清楚听到你说话,不用扯着嗓子喊"你听得见吗"。对于要在车里接待老板或者谈生意的人来说,这就是刚需,这不是小事儿。


搜索一下就能发现,很多商务人士的车评里,都提到后排环境是"面试"对方的关键因素——安静的环境意味着专业,意味着高级感。

119.9万起还主打舒适性改进?119.9万买MPV,不如加点钱上埃尔法?国产MPV智能化更强,LM会不会输在科技感?-有驾

其次是配置细节完善。新款LM新增了自动防眩目后视镜,这东西看起来简单,但半夜被后车大灯晃眼睛的那种难受,懂车的都深有体会。显示屏新增了平均油耗显示功能和转向开关操作详情显示,这些是那些买百万级车的客户平时没太注意但用上了就回不头的东西。

还有车内顶置控制台的可操作性也得到了提升,滑动门开关位置优化至更靠近手部,新增聚光灯照明。这些都是细节之处见真章的改进,不是什么黑科技,但就是容易被忽视。

再看顶配车型。LM 500h四座御世版拥有第二排车载冰箱、23个扬声器的Mark Levinson音响系统等专属配置,这些配置组合起来,就牢牢地保持了百万级豪华MPV的高端调性。

一个车载冰箱听起来像是"锦上添花",但真正在炎热的夏天坐在后排,能给你递上一杯冰镇饮料的体验,那感觉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23个扬声器的音响系统也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让你在一个密闭的车厢里享受到接近演唱会现场的音效。这些东西对有钱人来说,就是"值得"的代名词。

当初有人吐槽说"雷克萨斯就会玩配置叠加,舒适性能有啥大突破"?结果这波NVH升级加配置完善加豪华细节的组合拳下来,市场直接看到了雷克萨斯对"乘坐体验"的执着。

不是全部堆黑科技,而是对用户痛点的精准改进。这才是传统豪华品牌还有生命力的原因——深知什么是真正的舒适。


第二部分:"舒适性改进"背后,雷克萨斯到底憋着什么大招?

可能有人要问:为啥雷克萨斯偏偏在2026款LM上死磕舒适性?难道不怕国产MPV追上来?其实这背后藏着雷车对市场的"精准拿捏"。

先看大环境。2025年的中大型MPV市场早就成了"红海中的红海"。国产腾势D9虽然销量波动较大,但作为价格在33.98万-46.98万区间的车型,依然是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极氪009凭借强大的智能化和续航优势抢了不少高端客户,官方指导价区间是43.9万-89.9万元,覆盖了更广的客户群体。甚至连别克世纪、本田艾力绅这些曾经的销量王都在拼命升级配置,想从这个蛋糕里再咬一口。

但用户的需求反而更"刁钻"了。商务接待要"静如图书馆",因为老板打电话不能有杂音,这是职业素质的体现。家庭出行要"软如沙发",因为老人孩子坐着不累才是真的考量。还要兼顾"面子",因为品牌得够高级,不然怎么好意思开到高档小区和商务会所?

这是一个三角形的完美闭合——舒适、安静、豪华,缺一不可。

再看雷克萨斯的算盘。LM系列一直是雷车的"利润奶牛"。虽然销量不如埃尔法那么夸张,但单车利润高啊。但这些年国产MPV在舒适性上可没少下功夫。

腾势D9的二排座椅带按摩通风腿托,极氪009凭借强大的智能化系统和续航里程在年轻客户群体里抢客户。

如果雷克萨斯还抱着"品牌溢价"吃老本,迟早得被"卷"下去。这个行业里没有"一劳永逸"这种说法。


所以这次升级,雷车不是拍脑袋改配置,而是拿着大量用户反馈数据改的。NVH升级是针对"商务人士长时间乘坐"的调研做的,配置完善则是"高端客户要求安静和便利"的直接回应。

119.9万起还主打舒适性改进?119.9万买MPV,不如加点钱上埃尔法?国产MPV智能化更强,LM会不会输在科技感?-有驾

更关键的是技术底气。雷克萨斯的工程师团队透露,这次的NVH改进技术其实是借鉴了自家超跑LC的研发经验。没错,你没听错,跑车的隔音和减振技术被下放到了MPV上面。

这种技术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需要根据MPV完全不同的车身结构、重量分布和使用场景进行全新的适配和优化。

配置优化则是和丰田研究院联合开发的,专门针对中大型MPV的使用场景做了优化。说白了,雷车这次不是"堆配置",而是把"豪华"的定义从"logo大"变成了"体验爽"。

这是一种思维的转变。在全球汽车市场,你能看到的趋势就是——品牌不再靠logo活着,而是靠用户体验活着。特斯拉、苹果这些品牌之所以能定高价,根本不是因为logo,而是因为体验。

雷克萨斯显然也看清了这一点。所以2026款LM的出现,不仅仅是一次年度改款,更是一个信号——传统豪华品牌还有办法和新势力竞争。

第三部分:百万级MPV"舒适战"升级?2026款LM会逼退国产对手吗?

现在问题来了:2026款LM这一波舒适性升级,到底能在市场上掀起多大浪花?国产高端MPV会不会连夜开会改方案?

从价格带看,LM的119.9万-155万区间,直接对标的是埃尔法、腾势D9旗舰版、极氪009这一梯队的选手。

119.9万起还主打舒适性改进?119.9万买MPV,不如加点钱上埃尔法?国产MPV智能化更强,LM会不会输在科技感?-有驾

特别是埃尔法,这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2025款埃尔法黄金版的官方指导价是91.9万-92.9万,但加价幅度从2017年最高峰的40万降到了2024年底的11万多。

这意味着埃尔法的落地价普遍在100万出头,有的地方还能压到110万以下。相比2026款LM的119.9万起,埃尔法在价格上似乎更占便宜。

但这里有个门道。加价幅度能降到11万多,说明啥?说明埃尔法的市场热度在下降,经销商开始愿意降价来冲销量了。

而2026款LM坚持官价119.9万起,说明啥?说明雷克萨斯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经销商对销量有预期。

腾势D9虽然价格只要33.98万-46.98万,但那是纯新能源MPV的价格体系,完全是另一个竞争维度。要说正面竞争,腾势D9的对手是国产品牌高端MPV梯队。

极氪009的价格更有趣。官方指导价43.9万-89.9万,WE版是50万,ME版是58.8万。虽然看起来比LM便宜很多,但极氪的客户群体是年轻新能源消费者,和LM的客户完全不是同一拨人。

年轻人要车不要油?极氪009。

高管要商务感要沉静感?2026款LM。

这是两条平行线。

119.9万起还主打舒适性改进?119.9万买MPV,不如加点钱上埃尔法?国产MPV智能化更强,LM会不会输在科技感?-有驾

从用户群体看,LM的目标很明确——企业高管、高净值家庭、雷克萨斯老车主这三类人。

企业高管买MPV是为了商务接待。你想啊,一个价值百万的生意谈判,如果在一个吵吵闹闹的车厢里进行,格调就掉价了。所以静谧性对他们来说就是"隐形收入"。

高净值家庭买MPV是为了全家出行的舒适体验。老人要坐得不累,孩子要坐得不烦躁,父母要有安全感。这时候座椅的舒适度、隔音的水准、配置的人性化就成了必需品。

雷克萨斯老车主换车,多数会优先考虑同品牌。因为他们已经享受过了,就很难对"其他牌子"产生兴趣。这是品牌忠诚度的最直接体现。

以前这三类人要么咬牙买埃尔法还得排队加价,要么在国产MPV里千挑万选一个"次优方案"。现在2026款LM把舒适性短板补上了,还维持了百万级的"高级感",谁还会将就?

业内预测:2026款LM上市后,2026年的百万级MPV市场肯定要重新洗牌。要么国产高端MPV跟着升级舒适配置,要么市场份额被LM再抢走一块。

毕竟雷克萨斯最擅长的就是"把用户痛点变成卖点"。座椅硬?2026款给你整软。后排吵?给你整隔音。老板要见人?给你整奢华配置。这套组合拳没人挡得住。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2026款LM上市后,评论区直接成了"大型辩论现场"。微博、小红书、汽车论坛到处都是各种声音。咱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

119.9万起还主打舒适性改进?119.9万买MPV,不如加点钱上埃尔法?国产MPV智能化更强,LM会不会输在科技感?-有驾

有人问:119.9万买MPV,不如加点钱上埃尔法?

这个问题看似有理,但细算下来就不是这么回事儿。埃尔法虽然品牌更"老牌",名气更大,但你得看成本。2025款官方指导价91.9万-92.9万,加价幅度虽然从最高峰降下来了,但11万-15万的加价还是普遍的。

这样算下来,埃尔法的实际落地价也在100万出头到110多万之间。有的地方能压到100万以下,但需要全款现金,还得等个几个月交付。

相比之下,2026款LM虽然起价119.9万,但这是官价无加价,交付周期也不会像埃尔法那么长。换句话说,你花119.9万能直接开走一台崭新的LM,但花119.9万可能还拿不到现车埃尔法。

而且新款LM的舒适性配置(比如NVH升级、自动防眩目镜、顶置控制台优化)反而是埃尔法需要跟进的。雷克萨斯的售后网点也更密,维修保养更方便,这笔账要长期算。

省下来加价的钱,你能买个不错的二手车了。这样划算不?

还有人问:国产MPV智能化更强,LM会不会输在科技感?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是要新势力的"新花样",还是要传统豪华的"硬实力"?


LM这次确实没重点宣传智能化。没激光雷达、没AI大模型、没自动驾驶辅助。从配置单看,这确实不如国产高端MPV"高大上"。

119.9万起还主打舒适性改进?119.9万买MPV,不如加点钱上埃尔法?国产MPV智能化更强,LM会不会输在科技感?-有驾

但2026款LM走的是"传统豪华"路线。这条路怎么走?就是拿实实在在的舒适度来打动人。

舒适性才是商务接待和家庭出行的核心需求。一个人坐三小时的车,他在乎的不是车里有没有AI助手,而是腰酸不酸背疼不疼。

要是你更看重车机互联、自动驾驶、车联网,国产MPV确实是更好的选择。但要是你想要"坐进去就不想下来"的乘坐体验,LM这次升级后绝对能打。

这是两种消费逻辑,不是谁更对,而是看你需要什么。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舒适性改进是不是"玄学"?实际体验差别大吗?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质疑雷克萨斯有没有"真材实料"。答案是有的,而且能感受到。

NVH性能的提升(车身多处增加减振吸音材料)在日常驾乘中能明显感受到。特别是在高速行驶和市区通勤中,车内静谧度明显提升。你能感受到的是——周围的噪音被隔绝了,车内的对话更清晰了。

隔音的提升对商务场合特别有用。坐在后排打电话时,对方听不到外面的汽笛声和引擎音,这是"隐形加分项"。加上Mark Levinson的音响系统,一个人坐在后排听音乐或接电话,那体验就完全是两个级别的。


自动防眩目后视镜看起来小,但你体验过半夜被后车大灯秒杀眼睛的痛苦就知道这个有多值钱。

119.9万起还主打舒适性改进?119.9万买MPV,不如加点钱上埃尔法?国产MPV智能化更强,LM会不会输在科技感?-有驾

这些都不是"玄学",都是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进步。

结语:雷克萨斯LM又给百万级MPV"立规矩"了!

从2025年11月2026款LM上市这一战就能看出:雷克萨斯早就不只是"卖logo"的品牌了。

人家现在玩的是"用户痛点加品质优化"。119.9万的起售价,把舒适性短板补得明明白白,还保留了百万级的品牌调性。

这哪是卖车?分明是给国产高端MPV"上强度"。

想象一下市场的反应:腾势D9得考虑怎么再升级隔音,极氪009得考虑怎么增加豪华感,埃尔法经销商得考虑怎么降价冲销量。

整个高端MPV市场都在为这一款车的上市而调整策略,这就是头部品牌的影响力。

下次再有人说"百万级MPV都差不多",你就把2026款LM的NVH升级和配置完善甩过去:坐得爽才是真的爽!

119.9万起还主打舒适性改进?119.9万买MPV,不如加点钱上埃尔法?国产MPV智能化更强,LM会不会输在科技感?-有驾

品质、舒适、豪华这三个维度,雷克萨斯这次算是一个都没落。如果你预算真的在120万左右,想买一台中大型MPV,那2026款LM、加价的埃尔法、国产高端MPV这几个选项,你得好好想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是要新技术还是要高体验?是要新能源还是要传统混动?是要年轻感还是要高级感?

这些问题没有绝对答案,只有适合你的答案。但能肯定的是——2026款LM的出现,让这个市场的竞争变得更有意思了。

未来几个月,整个高端MPV市场会怎么反应?大家的目光都在盯着,等待下一步的"掀桌子"。毕竟在汽车圈,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