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奇瑞要上市了这事儿,我觉得真得说一句“不容易”。毕竟咱都看过太多国产车企的故事,奇瑞奋斗了20年才摸到上市的门槛,你就知道这背后得有多少苦辣酸甜。光说上市这事,别看现在跟风热闹,像极了“风口上的猪”,可实际上能真正熬出来的企业真不多。想象一下,从04年到现在,中间都快过了四次奥运会了,奇瑞这一路也是真的硬气。
你说奇瑞这四次冲击IPO没成功,其实每一次失利都能让一家企业元气大伤。可人家就是没趴下,四次回来再来。这种“认死理,憋着一口气”的劲儿,现在在有些浮躁的市场环境下格外难得。第一次失败,有些公司就可能直接改行玩金融了。但奇瑞就是认准了汽车这条道,拧巴着、折腾着,从原来“民企的代表”到现在准备敲钟,这一路的坚持,真的挺让人佩服。
今年终于等来了好消息。2025年2月28号,奇瑞把招股书递到港交所,光这动作出来,圈里圈外讨论的人都不少。等到八月底,证监会这边又通过了IPO备案,等于敲定了最后一块拼图。现在剩下的也就差最后一步,只差那一声敲锣、股票代码一出来,就算真正上市了。
照业内的预测,奇瑞上市后市值能上1500亿,股价至少25块。有人觉得“是不是吹过头了”,但你看他们最新一年的成绩单,我觉得真不算夸。2024年奇瑞销量260万辆,营收4850亿,净利润113亿——你就说,这体量,如果不是眼下中国新能源赛车赛道竞争太猛,那在全球来说也算大玩家了。
打个比方,中国汽车行业,前些年还总被“合资车”死死压着。德系、日系、美系,动不动就提谁的“发动机核心技术”。当初奇瑞被戏称“QQ造车”,意思就是什么高端都不沾。那时候咱都调侃“QQ是用来代步的”,没人真把“自主品牌”放进眼里。可转眼这么多年,奇瑞活生生地把好多曾经只敢想的都做到了。那些说“自主品牌活不过几年”的人,现在回头看看,没剩几个说话的份了。
我觉得最值得说的是奇瑞的出口成绩。连续22年中国出口冠军,我觉得也不是运气。凭啥中国出口汽车里,差不多一半都叫奇瑞?很明显,人家在这事上真是TOP玩家。你想想,现在全世界都在抢自己的市场,能做到全球卖那么多中国车而且持续二十年,这靠喊口号能出来么?绝对是底子硬。奇瑞的海外布局、渠道、品牌塑造,估计在国内同行里都能当老师。尤其是那些国家没人愿意去的市场,奇瑞反倒混得风生水起。
你看奇瑞的产品线,现在不光自己有好几个主品牌,像“瑞虎”、“艾瑞泽”、“风云”都在走量,“捷途”、新贵“星途”也逐步打市场。再加上前面合作奇瑞捷豹路虎,连高端市场的门槛都摸了个遍。现在最火的新能源领域,奇瑞扶植了iCAR、智界这些新势力,哪个不是瞪着眼要找新风口。说句心里话,现在谁还敢小瞧国产车?新出的混动车、纯电,现在是真能跟合资掰手腕了。
再说奇瑞的工厂网络。国内12家,国外11家,这可是实打实的产能。全球年产能超300万辆,你说这是多少车?而且很多主流市场都有自己的渠道。像俄、巴西、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几个区域,奇瑞不只卖车,还带着中国的产业链一起闯,真有点“汽车外交”那意思。很多人其实不太懂一个公司能把产能布局到世界多个区域、并且稳定运行,这背后的能力可不是光钱多能办到的,你得有人才、有技术、有管理体系,有配套企业愿意跟着你混,谁要是瞧不起奇瑞,去国外那些市场看看,准吓一跳。
至于未来上市会发生什么,我还真是挺看好的。首先,上市可以带更多融资进来,能推动奇瑞在技术创新、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布局上再提速。毕竟,搞车是真烧钱。尤其现在新能源汽车你要玩得转,光三电核心、智能驾驶、芯片开发、全球营销,这些都得砸钱。上市之后,资本市场动能一上来,企业的气象也就不一样了。你看这两年国产几个新势力,比如蔚小理,都是靠资本快速成长。不奇怪,奇瑞本来就有规模、有研发、有人才,钱再一加持,那就是如虎添翼。
再说,从投资者角度,奇瑞这盘生意越来越值得关注。以前大家觉得国产车质量差、跑不过外国品牌。到现在,国内十几家自主品牌活得越来越好,奇瑞又跑在前头,国外品牌越来越难混。特别新能源这波,中国品牌在技术上已经不是过去那种被动挨打的角色,还能主动上门“掐架”,能把一辆国产车开进欧洲人的家门口,真不是吹的。
更值得说的是,现在咱中国车企在全球的形象也不一样了。以前是“廉价、低端、只会抄”,现在很多外国人评价国产车,最多说“惊喜”“划算”“智能化强”,甚至不少开始追着“新潮”买。奇瑞就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缩影。中国制造不光是便宜,更是越来越有含金量,越来越多的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技术,管理方式和全球化视野。这也算是中国汽车行业能越走越远的底气。
我敢说,这些年中国经济层层推进、“中国制造”越来越多被世界认可,和奇瑞这样企业一直憋头冲、一步一个脚印密不可分。奇瑞现在正是中国民企转型创新、坚韧成长的一个最好例子。别看现在海外局势不太稳,中国自己的市场压力也很大,可是奇瑞这些年早就习惯了这种“硬仗”。而且这些在逆境中成长的企业,反而练出了一身“抗压”本事,这种本事是资金、政策堆不出来的,只有靠日复一日的摸爬滚打。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事意味着以后选择会更多。而且有了资本加持,中国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的水平也会水涨船高。你过去觉得“好车要进口”,以后就未必了。国产车、尤其是奇瑞这样“熬出来的”企业,正一步步成行业里最正经的玩家。等到奇瑞这些“老派劲旅”加上新势力一起发力,中国汽车很快会在全球有更大话语权。这不仅是混个市值数字的问题,更是中国制造、中国创新能不能真正影响世界的问题。
所以说,奇瑞20年“上岸”,不是一个小企业的胜利,更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中国品牌持续升级的缩影。咱们有理由相信,后面会有更多奇瑞这样的民企冲出来,让世界看到“made in China”越来越牛。中国人造的好车、尖端技术,也会越来越不可忽视。这事,我就一句话:奇瑞加油!更多中国企业一起加油!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