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被比作“恒大”?销量实力能否力证清白?

近日,长城汽车掌门人魏建军的一句“如今汽车产业里的‘恒大’已然存在,只是尚未爆发”引发了轩然大波,将比亚迪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许多人将目光投向了比亚迪,毕竟其2024年盈利高达300亿,看似实力强劲,然而负债却高达5000多亿,难免让人联想起恒大暴雷前的情形。那么,比亚迪真会成为下一个“恒大”,还是我们杞人忧天了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比亚迪与恒大的负债情况存在本质区别。尽管两家负债规模均达数千亿,但构成却大相径庭。恒大的债务中,借款超6000亿,合约负债7000多亿,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更是破万亿。而比亚迪负债中仅5%需支付利息,且贷款利率极低,仅1.2%,意味着其能以极少利息借到资金。2024年,比亚迪收入是利息的19倍,且手握1500亿现金,盈利能力强劲,足以轻松覆盖利息支出。

比亚迪被比作“恒大”?销量实力能否力证清白?-有驾

其次,比亚迪与恒大的赚钱能力与未来规划也存在显著差异。比亚迪近年来赚钱能力迅猛增长,2024年营收近8000亿,较上一年增长近三分之一,净利润达402.54亿,单车净利润超9000元。比亚迪成功的关键在于技术与市场并重。截至目前,其研发投入已达1600亿,刀片电池针刺实验闻名业内,以针穿刺电池也不会起火;Dmi超级混动系统可根据行驶状况自动切换动力源,百公里油耗降至3.8L;IGBT芯片在2020年市场需求下滑时,产能反而提升10%。市场方面,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海外营收占比20.59%,泰国工厂本地化率达60%,在巴西等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持续攀升,发展前景广阔。

比亚迪被比作“恒大”?销量实力能否力证清白?-有驾

反观恒大,自房地产市场遇冷,房屋销售愈发困难,资金回笼受阻,营收大幅下滑。2021年,理财本息超400亿,资产处置不顺,经营现金流已连续三年为负,无力偿还债务,只能寄望外来融资,终仍未能避免债务危机爆发。恒大也曾尝试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但技术积累薄弱,研发投入不足50亿,其中90%还是外购技术方案。恒大天津工厂甚至采购韩国淘汰设备,研发成果自然无法与比亚迪相比。此外,恒大为汽车业务准备的5000亩土地,实际用于生产的不足20%,多数土地等待溢价转让开发。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恒大汽车业务迅速衰败。

比亚迪被比作“恒大”?销量实力能否力证清白?-有驾

综上所述,比亚迪与恒大发展路径迥异,称比亚迪会成为下一个恒大,显然缺乏依据。比亚迪凭借自身实力与市场需求发展,与恒大依赖巨额债务支撑的模式完全不同。比亚迪的未来,是星辰大海,而不是“恒大”的覆辙。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