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亿补贴血拼,汽车后市场开战,车主捡漏倒计时!

最近,咱们老百姓的生活里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商业新闻,这事儿跟咱们不少有车一族都息息相关。

事情的主角是两家我们都挺熟悉的公司,一家是电商巨头京东旗下的京东养车,另一家是汽车保养领域的领头羊途虎养车。

简单来说,京东因为一个广告名,被法院判了不正当竞争,罚了500万。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京东转手就宣布要拿出50个亿来补贴用户,这一下就把事情的热度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50亿补贴血拼,汽车后市场开战,车主捡漏倒计时!-有驾

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京东真的犯了错,还是说这500万罚款,其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大戏?

这事儿值得咱们好好说道说道。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去年说起。

2023年9月份,京东养车搞了一个促销活动,起名叫“震虎价”。

这个名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50亿补贴血拼,汽车后市场开战,车主捡漏倒计时!-有驾

途虎养车的名字里带个“虎”字,你这“震虎”,意思不就是冲着人家去的嘛。

当时,京东的一位副总裁还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所有“震虎价”的商品,都要比“友商”便宜5%。

这话说得就更直接了,虽然没点名,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个“友商”指的就是即将上市的途虎。

这番操作,就好像人家准备办喜事,你跑到门口搭个擂台,还扬言要比新郎官厉害,火药味一下子就浓了。

途虎那边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你叫“震虎价”可以,但关键是你得真的比我便宜才行啊。

途虎经过调查发现,很多所谓的“震虎价”商品,价格并没有比自家平台低,有的甚至还更贵。

50亿补贴血拼,汽车后市场开战,车主捡漏倒计时!-有驾

这就涉及到一个诚信问题了,你这不是打着低价的旗号,实际上在误导消费者吗?

于是,在2024年初,途虎一纸诉状将京东养车告上了法庭,理由就是“不正当竞争”和“虚假宣传”。

面对指控,京东方面觉得有点委屈,他们认为,这种利用谐音来起活动名的做法在行业里很常见,算是一种营销手段,没必要这么上纲上线。

这场官司持续了不短的时间,直到今年7月份才最终宣判。

法院的判决结果很明确,认定京东养车的“震虎价”活动,确实对途虎养车构成了商业诋毁,并且存在虚假宣传的行为,误导了消费者。

最终,法院判决京东赔偿途虎500万元,并需要公开道歉。

按理说,官司输了,还被贴上了“商业诋毁”的标签,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说,面子上肯定不好看,一般都会选择低调处理,吸取教训。

50亿补贴血拼,汽车后市场开战,车主捡漏倒计时!-有驾

然而,京东接下来的反应,却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判决结果刚出来没多久,京东养车就立刻行动起来,上演了一场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公关反击战。

他们先是发布了一个声明,语气很有意思,既像是在认错,又透着一股不服气的劲儿,大意是说,很遗憾“震虎价”这个名字让友商感到了不适,但我们真的只是想取个名字而已。

紧接着,真正的大招来了。

京东宣布,将投入高达50亿元的巨额资金,启动新一轮的养车补贴活动。

50亿对500万,这个数字对比太强烈了,一下子就把公众的注意力从“败诉罚款”这件事上,转移到了“巨额补贴”这个更吸引人的话题上。

不仅如此,京东还趁热打铁,搞了一个全网征集新活动名称的活动,邀请广大网友一起出谋划策,奖品还挺丰厚,有汽车、有机油保养套餐等等。

50亿补贴血拼,汽车后市场开战,车主捡漏倒计时!-有驾

这一招非常高明,本来是一件负面事件,经过这么一操作,反而变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互动狂欢。

网友们的创造力被充分激发,各种有意思的名字层出不穷,比如“武松价”、“掀桌价”等等。

京东旗下的其他业务部门也纷纷加入进来,一起玩梗,帮忙造势。

这么一来,京东养车不但没有因为败诉而形象受损,反而通过自嘲和与用户互动的方式,给自己贴上了“亲民”、“玩得起”的标签,成功地把一场品牌危机转化成了一次现象级的营销事件。

很多网友都评论说,这500万罚款花得太值了,简直是做了一次效果惊人的全国性广告。

最终,新的活动名称定为“震骨价”,既保留了与“虎”的谐音,又多了一层“一身反骨”、要把价格打到骨子里的意味。

50亿补贴血拼,汽车后市场开战,车主捡漏倒计时!-有驾

这场从“震虎价”到“震骨价”的风波,表面上看是两家公司之间的口水仗和营销战,但深层次里,反映的是整个汽车后市场激烈的竞争格局。

我们国家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3个亿,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汽车买回来之后,后续的保养、维修、更换轮胎、美容等等,形成了一个规模高达万亿级别的巨大市场。

在国外成熟的汽车市场,卖车的利润其实不高,真正赚钱的大头就在这块“后市场”上。

据估算,我们国家每花1块钱买车,就会带动大约6毛5的汽车售后服务消费。

一辆普通的家用车,一年下来,光是基础的保养费用,就得几千块钱。

这么大一块蛋糕,自然引得各路资本竞相追逐。

50亿补贴血拼,汽车后市场开战,车主捡漏倒计时!-有驾

过去,这个市场主要由4S店和各种传统的路边修理厂主导。

4S店虽然服务相对规范,但价格昂贵,是出了名的“宰客”;而路边店虽然便宜,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配件真假难辨,消费者一不小心就可能踩坑。

这些痛点,恰恰给了像途虎、京东养车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机会。

他们希望通过线上平台,整合线下门店资源,提供标准化的服务、透明的价格,来改变这个行业的乱象。

所以,京东和途虎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新模式对传统模式的冲击,也是平台巨头之间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展开的“白刃战”。

京东凭借其强大的品牌知名度、用户流量和物流体系杀入这个领域,必然会对已经深耕多年的途虎构成巨大威胁。

而价格战,往往是新玩家快速抢占市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50亿补贴血拼,汽车后市场开战,车主捡漏倒计时!-有驾

可以预见,随着京东的强势入局,未来汽车后市场的价格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这对于传统的轮胎经销商和修理门店来说,无疑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当然,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企业之间打价格战,短期内是件好事,我们可以用更低的价钱享受到同样的服务。

但是,我们也要理性看待这种竞争。

如果平台仅仅依靠烧钱补贴和玩谐音梗来吸引眼球,而忽略了服务质量的根本,那么这种低价策略是不可持续的。

当补贴停止,如果服务跟不上,消费者最终还是会离开。

一个行业要健康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价值本身。

我们车主真正需要的,不仅仅是便宜的价格,更重要的是可靠的服务、专业的技术和有保障的配件。

希望这场“震骨价”风波,能成为一个起点,推动整个汽车后市场向着更加透明、规范、优质的方向发展,让每一个车主都能享受到省心、放心的养车体验。

毕竟,企业之间的竞争再热闹,最终能让消费者受益,才是最有意义的结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