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RAV4荣放价格战引爆市场! 11万买合资SUV,CR-V彻底慌了?
合资SUV的价格底线被彻底击穿!
丰田RAV4荣放入门版直降6万,
终端裸车价跌至11.28万元。
曾经17.68万起售的日系标杆,
如今价格与国产SUV正面交锋。
7月销量数据印证了降价威力:
荣放单月狂卖18473辆,
姊妹车型威兰达销量破万。
老对手本田CR-V却遭遇滑铁卢,
上月销量不足1万辆,
被远远甩在身后。
价格战的第一枪由丰田打响,
这场合资SUV的洗牌风暴,
比所有人预想的更猛烈!
一、价格腰斩背后,谁在买单?
RAV4荣放的降价幅度创下历史纪录。
2.0L燃油版从17.68万指导价,
暴跌至11万出头。
混动双擎版同样放下身段,
四驱精英Plus版跌破19万区间。
横向对比竞品,
荣放比本田CR-V便宜超2万元,
比大众途观L低5万以上。
价格跳水迅速激活市场。
2024年6月销量达23697台,
7月再以16683辆稳居细分市场前十。
经销商反馈显示,
三类人群成为购车主力:
预算10-15万的家庭用户、
注重低养护成本的务实派、
以及受限于充电条件的新能源观望者。
一位刚提车的90后车主坦言:
“12万拿下丰田标,
L2辅助驾驶还是全系标配,
比买国产二手车更踏实”。
二、降價不减配? 安全与成本的博弈
丰田在配置上打出差异化王牌。
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系统,
包括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
对比本田CR-V的入门版,
后者仍在使用基础定速巡航。
被动安全同样拉满,
7安全气囊含膝部气囊,
高强度GOA车身成为标配。
但低价必然伴随配置取舍。
11万级入门车型缺失倒车影像,
织物座椅和塑料方向盘拉低质感。
车机系统仅支持基础CarPlay,
语音交互响应迟缓的短板,
在新能源车型面前暴露无遗。
这种“高安全+低舒适”的组合,
精准切中了保守型用户的需求。
一位汽修店老板的点评很犀利:
“丰田把成本花在看不见的地方,
比如十年不坏的CVT变速箱,
而不是花哨的大屏幕”。
三、混动版值6万溢价吗?
价格争议最大的焦点,
集中在混动双擎车型上。
2.5L双擎版入门价17万起,
比燃油版贵出近6万元。
其技术优势确实突出:
实测油耗低至4.1L/100km,
高速续航轻松突破1000公里。
E-Four电控四驱的加入,
让雨雪路面操控更稳定。
但精明的消费者开始算账:
按92号汽油8元/升计算,
燃油版年均行驶1.5万公里油费约7200元,
混动版仅需4920元。
这意味着要开满12万公里,
才能抵消6万元的购车差价。
“除非跑网约车,
否则家用十年都省不回本”,
一位汽车论坛网友的吐槽引发共鸣。
四、荣放VS CR-V:日系内战真相
这对老对手的较量已白热化。
空间方面CR-V优势明显:
4703mm车长比荣放长103mm,
7座版本满足多成员家庭。
动力参数上本田更激进,
1.5T发动机爆发出193马力,
碾压荣放2.0L的171马力。
但荣放用实用配置扳回一局。
后排座椅支持靠背角度调节,
放倒后能塞进1.5米床垫。
全系标配的远程启动功能,
冬夏季节提前开启空调的便利,
是CR-V中低配车型的缺失项。
实际驾驶体验差异更大。
CR-V车主吐槽高速胎噪明显,
荣放车主则抱怨加速超车乏力。
北京某4S店销售透露:
“来看CR-V的客户最终选了荣放,
理由就三个字——便宜两万”。
五、自主品牌的降维打击
真正让丰田感到危机的,
是来自新能源阵营的冲击。
比亚迪宋PLUS DM-i以15万定价,
提供326马力插混系统和1.2L亏电油耗。
吉利星越L Hi・P更搭载增程系统,
纯电续航突破200公里。
面对技术代差,
丰田选择用油电并行策略应对。
燃油版降价死守10万级市场,
同步推出纯电车型铂智3X,
11万起售对标比亚迪元PLUS。
但经销商坦言压力巨大:
“来看荣放的客户,
三成会对比亚迪心动,
最终成交靠的是丰田标情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