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风云变幻的当下,电动化浪潮汹涌澎湃,比亚迪凭借在新能源领域的先发优势,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众多车企竞相追赶的目标。而吉利,这位汽车界的 “野心家”,正通过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动作,试图拉近与比亚迪的距离,其中获取沃尔沃和雷诺发动机技术,尤为引人关注。
吉利与沃尔沃的渊源由来已久。早在 2010 年,吉利就斥巨资收购沃尔沃 100% 股权,自此,二者开启了深度融合发展的篇章。为应对电动化冲击,双方计划将发动机业务合并,成立独立业务板块。沃尔沃每年生产 60 万台发动机,与吉利合并后,规模将跃升至约 200 万台。这不仅能大幅节省零部件采购和开发成本,还为双方技术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前,受并购协议限制,吉利无法直接使用沃尔沃技术。如今,通过业务合并,吉利有望将沃尔沃在燃油喷射、涡轮增压、制动恢复等先进发动机技术,融入自身产品体系,提升旗下车型的动力性能与燃油经济性,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驾驶体验。
如果说与沃尔沃的合作是吉利在发动机技术领域的 “深耕细作”,那么牵手雷诺,则是其迈向全球技术舞台的 “关键一跃”。2022 年,吉利与雷诺达成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成立新公司,专注研发、制造和供应先进混合动力总成与高效燃油动力总成。新公司规划在欧洲、亚洲和南美设立五大研发中心,运营 17 家工厂,员工总数约 19000 人,年产能超 500 万套发动机和变速箱。雷诺集团与吉利将相关知识产权注入运营中心,使新公司能够自主开发前沿动力总成技术。
对于吉利而言,这一合作意义非凡。一方面,雷诺在欧洲乃至全球市场积累的品牌影响力,有助于吉利进一步开拓海外版图,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雷诺在发动机及混合动力领域深厚的技术沉淀,与吉利自身的技术优势形成互补,尤其是在混动技术上,将助力吉利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混动产品,丰富产品矩阵,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功,离不开其在电池技术、混动系统等方面的持续创新与领先优势。吉利通过获取沃尔沃和雷诺发动机技术,正试图在传统燃油及混合动力领域构建起坚实的技术壁垒,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在迈向电动化未来的征程中,吉利能否凭借这些技术优势后来居上,在与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值得市场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