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汽车投诉榜新鲜出炉,共收到13870宗有效投诉,比5月略有下降,但同比去年6月却增长了26.4%。942款车型被投诉,其中275款投诉量超过两位数。这份榜单反映出自主、合资品牌在发展中面临的不同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自主品牌:新旧款迭代纠纷成焦点
比亚迪王朝和海洋系列车型因“新旧款迭代纠纷;价格变动”位居投诉榜首,涉及秦L、海豹06新能源、宋L DM-i等车型。秦L虽然仍居首,但投诉量从5月的269例降至144例。这主要是因为比亚迪发布了配置更高、价格更低的新款智驾车型,却未给老车主补偿方案,引发不满。
长安汽车旗下UNI-K、CS75PLUS、长安逸动也因系统升级问题上榜。以UNI-K智电iDD为例,厂家宣传的OTA终身免费升级未兑现,车机导航版本老旧,还缺少手机投屏功能。
合资品牌:传统问题仍存
合资品牌投诉主要集中在部件老化等传统问题上,如“仪表台开裂;部件老化”等。上汽通用别克的君威因“灯罩裂纹或变形;无法启动”被投诉65例,英朗因“转向系统卡滞;转向系统异响”被投诉88例。
广汽本田的飞度因发动机异响、皓影等车型遮阳帘卡口断裂问题也被投诉。
问题背后:车企需平衡创新与售后
此次投诉榜反映出,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主、合资品牌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自主品牌需要更好地平衡新旧款迭代和价格变动带来的消费者权益问题,而合资品牌则需要继续提升产品质量,解决部件老化等传统问题。
比亚迪的做法虽然合法,但车主觉得不公平,毕竟刚买的车突然出更便宜更高配的新款。长安的车机版本差距太大,连手机投屏功能都没提供,其他车都有。别克的问题比较低级,灯罩和转向系统这种基本部件出故障,影响安全。
总结下来,买车得注意车企是不是经常改款,系统升级能不能跟上。买新能源车尤其要问清楚补偿政策,不然隔几个月就出新配置,旧车保值率肯定受影响。
6月这事儿说明一个问题,车卖得快不一定好,老车主权益保障还是个大漏洞。投诉量涨得这么快,车企得想想怎么平衡创新和售后了。
消费者购车建议
关注车企更新换代频率: 选择更新换代频率较低的车企,避免短时间内车辆贬值。
了解车企售后服务政策: 选择售后服务政策完善的车企,保障自身权益。
关注车型配置和价格: 选择配置和价格相对稳定的车型,避免后期升级带来的困扰。
希望这份投诉榜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汽车市场,做出更明智的购车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