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深蓝S05最新215Max增程版刚一发布,我就赶紧凑过去看了,确实没让我失望。官方价12.99万,听起来就挺香的,尤其是对于这级别的车。
我对这款车第一感觉就是科技感爆棚。外观还沿用星际这套设计语言——其实巨耐看。前脸那块封闭式格栅,再加上分体式灯组,简直像星舰一样。日行灯沿舱盖边缘延伸,一看就知道是新能源的硬标志。车身侧面,弹出式门把手和低风阻轮毂,显得很运动,也能省点油,因为风阻小了点。轮眉的黑色饰板,我觉得让整个车更有力量感,虽然开出去有点走街串巷的猛兽既视感。
不过说实话,尾部设计倒是没啥新意,但贯穿式尾灯和内凹牌照框加持了不少层次感。走在路上回头率估计挺高 ——你知道么,尤其是那种真喜欢科技范儿的年轻人,挺容易被吸引。
内饰方面,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基本上没有变化。环抱式座舱加上热浪橙和星岩灰两种配色,挺活泼的。15.4英寸的可旋转中控屏,我觉得用着挺顺手,特别是在搞炫酷操作时。那个屏幕支持左右15度旋转,简直就是为多角度拍照、视频通话量身定制。搭载骁龙8155芯片,车机操作顺畅得让我满意得很,难怪内存反应都那么灵敏。
而且,这次我特别关注的智能系统,DEEPAL AD PRO成为全系标配。这套系统基于地平线J6E芯片和5V5R12U传感硬件,感知比之前提升了30%。我搞了个比喻:就像人眼多了个放大镜,能更早发现前方的障碍。走城市道路时,感知无死角,低速跟车无压,甚至能主动帮你避让个小突然横穿的猫。只是我想,感知提升这一点,实际上是为了支持更智能的自动驾驶辅助,确实有用,但是不是用得够还是个问号。
动力上,续航的部分也让我心里一惊。用的是1.5L增程器加上一台升级后到175kW的驱动电机,比现款版本的动力还强一点点。单纯看数字,零百加速7.5秒 — — 不算快,但对于一台增程车来说……还算能接受吧。这次增加的电池容量,8.39kWh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纯电续航达到215公里。这里我得吐槽一下:这个续航数字其实不是特别硬核,但够日常通勤用了。用NEDC工况估算,混合续航能到1310公里,油耗低到3.9L/100km,小牛电动车那点经验告诉我,这个数字其实还算靠谱。
讲到快充技术,真是让我惊喜。30%到80%的充电时间,只需15分钟。这个速度,绝对是续航焦虑终结者。我为什么会说这个?因为我朋友上次用车跑高速,停一次充电要半小时,已经觉得很烦。而这个快充,用在高速服务区,等个咖啡牛奶都快充好了——不夸张,反正我就原话:真要用在长途,几乎不用担心充电等待。
说到供应链,我不得不提:能在这个价格点上,搞出这么硬核的配置,背后是长安深蓝的韧性。感知硬件、芯片、电池,都是拼的真刀真枪。我猜测,制造成本可能比预期的高一点——毕竟,5V5R12U硬件、骁龙8155、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都不算白菜价。但他们能做到,让这台车在同价位里算是配置走心,也算是厂家的用心。槽点是:供应链的稳定性,特别是快充电池和芯片,影响未来的稳定性——这也是我一直心里打问号的事。
这车的自动驾驶辅助,虽然配备全系标配,但我还是想问:这套感知能连续使用多久?会不会像某些高配系统一样,开着开着就卡顿了?毕竟,复杂的感知算法背后,是一堆算力战。我还注意到,:其实除了硬件感知外,软件的智慧才是真正的看家本领。DeepSeek R1模型,多少带点猜猜我能忍受多久的悬念。
说到车厢体验,其实我还挺喜欢那款配色的——热浪橙真有青春的感觉,没有点油腻。座椅和内饰用料,虽然没有大牌的高级感,但够用。内饰空间宽敞吗?我估算,车内空间跟同级别的车差不多,开长途不会觉得紧绷。而且,这种配置在手,能用得上的靠谱才是真正的实在。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你有没有想过,未来的自动驾驶,可能会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不管是城里堵车,还是高速跑长途。也许,等技术成熟,咱们都可以躺着让车自己跑,享受旅途。可这个畅想是不是还太遥远?还是说,很多细节其实都已在慢慢走来……
我想问:你觉得,这样的配置,配得上它的价格吗?还是说,这只是配置堆叠的另一种方式?我也不确定。毕竟,谁知道哪天那套感知套件会不会出现临时罢工?这样的车开出去,总得有点希望和体验的,不是吗?
(这段先按下不表)——反正我挺喜欢这个价格和配置的结合点,但未来走的路,还得看技术和供应链怎么走。你会考虑这样的车吗?或者,说实话,你还在哪个细节上犯迷糊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