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前几年你要跟我聊奔驰的电动车,我都得先给自己灌两口凉水,生怕说着说着气得脑溢血。
那感觉,就跟眼瞅着一个次次考满分的学霸,突然交了份白卷上来一样,荒诞又憋屈。
尤其是那台奔驰EQC,咱今天当笑话讲,它简直就是工业奇迹,一台把“油改电”三个字的敷衍、傲慢和拧巴,演绎得淋漓尽致的行为艺术品。
那段时间,三叉星徽的光芒,算是被这哥们儿给遮得严严实实。
就在所有人都快习惯了奔驰在电动圈里“重在参与”的人设时,慕尼黑车展前那几小时,这帮斯图加特的老头子们,毫无征兆地就把一份奔驰GLC EV的参数单,跟战书似的拍了出来。
713公里WLTP续航。
就这一个数,干干净净,砸得我半天没回过神。
第一反应压根不是什么兴奋,就是纯粹的懵。
我甚至把手机拿远了点,怕是老花眼看错了。
哥们,玩真的啊?
那个连电池包都塞不明白的奔驰,一声不吭憋了个大招?
要知道,续航这玩意儿,向来是新势力的脸面,传统豪华品牌嘛,大家都懂,给个及格分就不错了。
奔驰这一搞,直接掀了人家的牌桌,一屁股坐庄家位置上了。
按咱们这边更会“美颜”的CLTC标准,这不得奔着800公里去吹?
这纯电SUV市场的天,好像要变了。
我琢磨着这差不多得了,结果往下看,好家伙,全系800V平台,330kW快充,10分钟灌进去300公里。
这些以前只活在PPT和发布会上的“屠龙技”,奔驰居然给配齐了。
这感觉太魔幻了,就像你家胡同口那个只会下象棋的王大爷,突然有一天抡起胳膊,在篮球场上来了个罚球线起跳扣篮。
这已经不是惊喜了,这是惊悚片。
当然,如果只是堆参数,那奔驰就不是奔驰了,顶多算个有钱的学人精。
真正让我后背发凉的,是后面那串东西:483马力、S级同款的空气悬架、还有那个风骚到骨子里的4.5度后轮转向。
这套组合拳打出来,熟悉的“德味儿”就全回来了。
它好像在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说:续航充电这些,是我新补的课,而怎么让车开起来舒服、高级,这门手艺,是刻在我骨子里的,你们这些新来的,还得再学一百年。
不过,整张单子里最耐人寻味的,还得是那句轻描淡写,却信息量爆炸的话:“国产加长,本土智驾”。
这七个字,简直比那713公里的续航还值钱。
它几乎就是一份奔驰递上来的“投名状”,说明这个汽车发明者,终于学会了在中国市场生存的第一法则:放下身段。
想当初,宝马iX3怎么活成BBA独苗的?
不就是靠着精准的国产化,把身价打下来,把配置堆上去么。
奔驰这回是把作业抄明白了,还加了自己的理解。
“国产加长”是在向中国消费者对后排那谜一样的执念低头;而“本土智驾”,则更是近乎于一种“认怂”——承认在神州大地上,德国工程师写的代码,永远算不过路口横冲直撞的外卖小哥。
这是一个巨大的信号。
那个曾经用“教你造车”姿态示人的巨人,终于愿意承认自己在某些领域已经落后,甚至愿意把方向盘的一部分,交给更懂这片土地的人。
这需要的勇气,比研发一个800V平台大多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台看起来无懈可击的奔驰GLC EV,是奔驰吹响的反攻号角,还是最后的垂死挣扎?
现在还真不好说。
它就像一个闭关多年的武林宗师,带着一身绝世神功重出江湖,却发现江湖的规矩早就变了。
现在的年轻人不跟你拼内力,人家直接掏出了加特林。
当奔驰还在炫耀它的空气悬架时,对手早就用冰箱彩电大沙发,把车变成了移动KTV。
最后,决定它命运的,还是那个最俗也最关键的东西——价格。
这张几乎满分的答卷,会卖多少钱?
如果它还端着那份百年豪华的架子,那再长的续航,再快的充电,也只能是富人的新玩具。
毕竟,现在的消费者,或许还会为情怀买单,但绝不会为一张过期的空头支票,赌上自己的真金白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