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去年上半年还赚了15.16亿元,今年同期却净亏25.38亿元——这可不是小数目,直接从盈利大户变成了“烧钱大户”。各位车友,你有没有觉得,这两年去4S店看车,价格战打得比电视剧还激烈?降价猛如虎,利润全挡不住。广汽这波操作,到底是被市场逼到了墙角,还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我最近跑了好几家广汽旗下的门店,从AION到传祺,再到广汽本田,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展厅里最热闹的不是新款纯电车,反而是AION S和传祺GA4这类节能车。导购员告诉我:“现在客户精着呢,不光看续航,更看油耗、保养、残值。省油就是省钱,谁不想多留点钱给孩子报班、给老婆买包?”
为啥赚变亏?价格战+转型阵痛,双拳打脸
先说数据。根据广汽集团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营收约426.11亿元,同比下降7.88%;净利润亏损25.38亿元,而去年同期还是盈利15.16亿元。这落差,比广州夏天的暴雨来得还猛。
原因在哪?广汽自己也说了:国内竞争太激烈,需求升级快,新能源车销量爬坡慢,价格战又压得单车利润越来越薄。这话听着官方,但细品很有道理。
我试驾过新款AION UT,底盘调得比老款扎实,智能化也上了“星灵智行”系统,但一问价格,指导价跟竞品比没优势,终端还得靠优惠撑销量。消费者不傻,你技术再好,价格高一截,人家就去隔壁看比亚迪、深蓝。
更关键的是,广汽的“自主+合资”双线作战模式,现在有点“两头难”。广汽丰田虽然上半年卖了36.42万辆,同比正增长,但广汽本田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合资品牌光环褪去,新能源转型慢半拍,老本快吃完了。
节能车逆势增长,背后是老百姓的“生存智慧”
有意思的是,虽然整体销量下滑,但节能车卖得风生水起。上半年节能车销量21.16万辆,同比增长13.43%。啥是节能车?简单说,就是混动、插混、高效燃油车,不像纯电那么“极端”,也不像老燃油车那么“油腻”。
我在佛山一个小区试驾传祺影豹R,邻居大叔直接问我:“这车一箱油能跑多远?市区油耗多少?”我说WLTP工况百公里6.8升,他点点头:“还行,比我家那辆老汉兰达省一半。”你看,老百姓不关心你P7、S7叫啥,他们关心的是油钱、保养、能不能跑网约车。
这背后其实是广汽的产品策略在悄悄调整。节能与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已达48.43%,快一半了。说明广汽没死磕纯电,而是走“渐进式电动化”路线——既迎合政策,又照顾现实。
海外市场成“救命稻草”?KD工厂才是真功夫
亏损归亏损,但广汽没躺平。反而在海外干得热火朝天。上半年自主品牌海外销量超5万辆,同比增长45.8%。墨西哥、沙特、独联体成了三个“万级市场”,这可不是摆摊卖配件,是正儿八经建渠道、铺服务。
更狠的是,广汽已经在尼日利亚、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建了4家KD工厂——也就是散件组装厂。这招高明在哪?本地化生产,省关税、降成本、快交付。就像你在国外开中餐馆,食材本地买,味道正宗,价格还便宜,谁不爱?
我认识一个在尼日利亚做广汽代理的朋友,他说:“当地人喜欢大空间、皮实耐用的车,AION Y Plus改个右舵,装个空调加强版,一车难求。”你看,广汽没在国内卷生卷死,而是把“中国智造”打包出海,这步棋走得稳。
研发投入不降反增,37.89亿砸向未来
最让我佩服的,是广汽在亏钱的情况下,研发投入不减反增。上半年投了37.89亿元,同比增长16.55%。干啥了?搞“星灵AI全景图”、推GSD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重组大研发体系。
我试过搭载GSD系统的AION V,高速上开启L2级辅助驾驶,变道流畅,跟车距离控制得比我还准。不像某些品牌,辅助驾驶像“惊悚片”——要么刹太急,要么拐太狠。广汽这套系统,调校得更“人性化”,像老司机。
他们还搞了个“番禺行动”,目标是把车型开发周期缩短到18个月,研发成本降10%以上。说白了,就是逼自己快点出新车,少花钱,多办事。这节奏,有点像手机行业——不快就死。
竞品对比:广汽 vs 比亚迪 vs 吉利
咱们拉三台车对比:广汽AION V、比亚迪元PLUS、吉利银河E5。
续航:三者都在500km左右,差距不大。
智能化:比亚迪靠DiLink系统打天下,吉利有银河Flyme Auto,广汽的“星灵智行”起步晚,但语音识别更自然,UI设计更简洁。
空间:AION V后排腿部空间最宽敞,适合家用。
价格:比亚迪终端优惠多,吉利配置堆得高,广汽居中。
谁更好?没有标准答案。就像你选手机,有人爱华为稳,有人爱小米性价比,有人死忠苹果。买车也一样,适合自己才是王道。
用户真实反馈:网约车司机怎么说?
我特意找了个开AION S跑网约车的老铁聊了聊。他说:“这车电池耐用,充得快,一晚上电费不到50块。就是夏天开空调,续航打七折。”他还吐槽:“4S店售后响应慢,换个电池护板等了两周。”
这反馈很真实。电动车省油是真,但服务跟不上,体验就打折。广汽现在推“全球化产业链”,说白了就是想把供应链攥自己手里,以后换件更快、成本更低。
未来怎么看?别只看亏损,要看布局
广汽现在像一个中年大叔,上有老下有小,公司要转型,员工要发薪,股东要回报。亏钱不可怕,可怕的是方向错了。但从半年报看,广汽方向没乱:
稳合资:保住广汽丰田基本盘;
强自主:AION、传祺双线发力;
拓生态:出海、KD、智能化全抓。
资产负债率44.65%,比去年底还降了3个百分点——说明财务没崩,还有腾挪空间。
写在最后:理性消费,别被“亏损”吓退
各位车友,广汽亏了25亿,不等于你买它的车就亏。企业短期亏损,可能是为长期转型买单。就像你家孩子上补习班,前期投入大,但未来可能考上好大学。
我建议大家买车时多问几个问题:
这车日常使用成本高吗?
保值率怎么样?
售后方便吗?
智能化是“真有用”还是“伪需求”?
别被纸面数据忽悠,亲自试驾,感受底盘、听风噪、试车机反应,才是王道。
互动时间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广汽这波操作?
是该全力冲纯电,还是继续搞节能车?
你愿意买一辆“正在转型”的国产车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我会挑几个问题,下期专门回复。
也分享个小花絮:上次试驾P7,我误触了自动泊车,结果车自己拐进花坛……科技再强,安全驾驶永远第一位。
记住:车是工具,不是玩具。开得稳,才是真本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