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哽咽背后:海豹10万,160%产能拉爆!比亚迪掀了谁的桌子?

王传福哽咽背后:海豹10万,160%产能拉爆!比亚迪掀了谁的桌子?-有驾

重庆车展的硝烟味儿还没散,比亚迪就被昔日“兄弟”当众点名开炮——要求公开那桩悬了两年的“常压油箱”调查结果。这场景,活脱脱一场汽车江湖的“围攻光明顶”。前一天,掌门人王传福在台上那句带着哽咽的“我们从不拉踩别人,只做好自己”,此刻听起来,竟有种孤胆英雄的悲壮。

王传福哽咽背后:海豹10万,160%产能拉爆!比亚迪掀了谁的桌子?-有驾

“只做好自己”?不,比亚迪是把桌子掀了!

“油电同价”、“限时一口价”、销量一骑绝尘…这几年比亚迪冲得太猛,猛到让整个行业都坐不住了。这哪还是什么商战?分明是动了别人饭碗的生死局!海豹07DM-i智驾版直接干到10.28万?这价格,让多少传统B级车和刚起步的新势力眼前一黑?用买五菱宏光的钱,开走带智驾的B级轿车?比亚迪这手“掀桌子”,直接把全行业利润砸到了冰点——4.1%!这已经不是抢蛋糕,是把做蛋糕的厨房都占了。

王传福哽咽背后:海豹10万,160%产能拉爆!比亚迪掀了谁的桌子?-有驾

口水仗?那是被逼急了的嚎叫!

常压油箱这事儿,吵吵嚷嚷两年了。你说它不合规?比亚迪能甩出检测里程不足的依据;你说它心虚?人家转头就切换了高压油箱,还轻飘飘一句“为了用户体验”。可立案结果迟迟不出,就成了对手手里一根反复挥舞的棍子。从“车圈恒大”的污名化攻击,到重庆车展上的公开叫阵,口水背后,是肉眼可见的恐慌。

李云飞(比亚迪高管)的硬核反击很提气:286亿有息负债?不到总负债5%;账上躺着1500亿真金白银!末了还不忘扎心一句:“过去几年我们高速增长,反观有些企业止步不前…” 但愤怒的声浪,显然盖过了理性的数据。为啥?因为你比亚迪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原罪”。

王传福哽咽背后:海豹10万,160%产能拉爆!比亚迪掀了谁的桌子?-有驾

真正的“罪”,是比亚迪修了条别人过不去的护城河!

产能拉爆: 别人家工厂空着70%机器生锈,比亚迪车间24小时连轴转,产能利用率干到惊人的160%!这意味着分摊到每台车上的固定成本,低到让对手绝望。

技术自研的“铁桶阵”: 电池(刀片成本比三元锂低30%)、电机、电控、甚至IGBT芯片(成本只有外采1/3)…比亚迪几乎把新能源车的“五脏六腑”都攥在自己手里。DM-i混动、智驾系统筑起高墙。对手想“像素级抄袭”?抱歉,这护城河太深太宽,学不来,也跨不过。

决绝转身: 2022年就彻底告别燃油车,轻装上阵。而老牌车企们,还在燃油车的泥潭里挣扎,新能源的产能又跟不上趟,眼睁睁看着市场被鲸吞。

所以,“常压油箱”只是个由头。这场围攻的本质,是传统巨头们面对比亚迪构建的“成本黑洞+技术壁垒+产能碾压”组合拳时,集体爆发的生存焦虑。你比亚迪把价格战打到这个份上,还让别人怎么活?

王传福哽咽背后:海豹10万,160%产能拉爆!比亚迪掀了谁的桌子?-有驾

突围?比亚迪的刀,早已指向远方!

被围在中间,比亚迪没慌。它手里的牌,比外人看到的更多:

主动收拳: 7月1日取消“一口价”,给价格战降温,也给供应链喘息。这是智慧,不是退缩。

重金磨剑: 2025年狂砸500亿+研发固态电池和城市NOA智驾(投入是行业平均2倍!)。技术领先的差距,要用更大的投入来保持。

分化瓦解: 开放e平台3.0专利。这招高明——拉拢中小玩家,孤立带头大哥。“围攻联盟”?从内部给它松松土。

扬帆出海: 海外营收增速89%,海外工厂产能占比冲到35%。国内卷得凶?那就去更广阔的海外蓝海找增量!全球化这步棋,比亚迪走得又早又狠。

王传福哽咽背后:海豹10万,160%产能拉爆!比亚迪掀了谁的桌子?-有驾

结语:内卷终局无赢家,星辰大海才是归途

王传福哽咽过,但比亚迪的刀锋,显然已指向了更远的地方。真正的破局,或许不在口水仗的胜负,而在于谁能率先把中国制造的智能电动车,成功驶向全球的星辰大海。那,才是值得所有玩家放手一搏的终极战场。内卷?只会卷死所有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