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上的事儿,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尤其是十几万这个价位,可以说是各家车企争夺最激烈的地方。
咱们普通老百姓买车,预算要是卡在十万出头,脑子里首先蹦出来的大概就是那些销量榜上常年的老面孔,比如日产轩逸、大众朗逸这些紧凑型家用车,或者就是一些小巧的国产新能源车。
这些车当然有它们的优点,省油、好开、保养便宜,满足日常代步是绰绰有余的。
但要是说想在这个价位上,追求一点空间上的宽敞、行驶中的高级感,甚至还想让车子看起来有点与众不同,那过去基本上是想都不用想的事。
可现在,情况好像有点不一样了,别克君威这台我们熟悉的中级车,最近用一种非常直接的方式,给这个价位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选择。
首先最让人感到惊讶的,就是价格。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别克君威怎么说也是跟雅阁、凯美瑞、帕萨特掰手腕的中级车,落地怎么也得小二十万。
但现在,由于市场竞争实在太激烈,君威的价格已经下探到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区间,很多地方的裸车价已经来到了十一万以内。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你原本准备买一台紧凑型轿车的钱,现在完全可以够得着一台正儿八经的中级车了。
这个转变带来的价值是实实在在的。
中级车和紧凑型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尺寸和底盘。
君威的车身长度接近五米,轴距快到两米九,这直接决定了它的后排乘坐空间非常宽裕,家里人坐在后面不会觉得憋屈,长途出行也更舒适。
而且,它用的是独立后悬挂,这在经过一些颠簸路面或者减速带的时候,对震动的过滤会比很多紧凑型车用的非独立悬挂要好得多,车子开起来更稳当,坐起来也更舒服。
再加上那台成熟的9AT变速箱,换挡平顺性在同价位里也是数一数二的。
单单把这几样硬件摆出来,放在十一万这个价位,你几乎找不到第二个能这么给料的合资品牌车型。
当然,光有性价比还不够,很多人之前对君威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外观设计上。
有些消费者觉得,君威那个大尺寸的前脸中网,虽然很有气势,但搭配上普通版的轮毂和车身,总感觉有点不协调,甚至显得有些廉价,缺少了一点整体感。
这个问题,厂家显然也是知道的。
过去,年轻人想让自己的车变得好看点,通常会选择自己去外面的改装店,换个轮毂、贴个黑顶、加个尾翼什么的。
这么做虽然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但麻烦也不少。
首先是花钱,一套下来费用不低;其次是品质没保证,外面店家的手艺参差不齐;最关键的是,还可能通不过年检,甚至在路上被交警查到还会被处罚。
别克这次就提供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官方解决方案,推出了一个叫做“曜夜竞速套装”的选装包。
这个套装不是提升性能的,纯粹就是为了让车子更好看。
里面包含了全黑色的蜂窝中网、黑色的运动轮毂、一个后扰流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尾翼),还有开门时会投射在地上的品牌标志迎宾灯。
整套选装下来,价格不到五千块钱。
这笔钱花出去,效果立竿见影。
原本一台普通的家用车,瞬间就有了“黑武士”的风格,整个车的运动感和潮流感一下子就提上来了。
最重要的是,这是厂家官方提供的套件,你在买车的时候直接选好,车辆出厂就是这个样子,行驶证上的照片也是改装后的样子。
这意味着,这一切都是完全合法合规的,你不用担心任何年检或者被查的问题。
厂家帮你把外观升级这件事,变得既省钱、又省心、还合法,对于那些想让爱车有点个性,但又不想折腾、怕麻烦的年轻人来说,这简直是解决了最大的一个痛点。
说完了外观,我们再看看车里面。
这几年,很多新车,特别是国产车,都喜欢在内饰里堆砌科技感,最常见的就是用上好几块巨大的屏幕,恨不得把所有功能都集成到触摸屏里。
这种设计确实看起来很炫酷,但也有一些人觉得太复杂,开车的时候操作起来反而不方便,而且看久了也容易审美疲劳。
君威在内饰上就没有随大流,它走的是一种比较低调、注重质感的路线。
车内用了不少软性材料,座椅换成了摩擦力更好、看起来也更有档次的麂皮材质,并且用红色的缝线来点缀,营造出一种运动氛围。
它保留了很多实用的物理按键,像空调、音量这些常用功能,伸手一摸就能操作,保证了驾驶的安全性。
整体的环抱式座舱设计,虽然不算新潮,但给人的感觉很扎实,很耐看。
有人觉得这种风格有点像宝马3系那种感觉,不是靠花里胡哨的东西来吸引你,而是通过扎实的用料和以驾驶者为中心的设计,让你觉得这台车开起来很舒服、很顺手。
在如今这个内饰设计越来越浮夸的时代,君威这种“返璞归真”的做法,反而赢得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认可,让人觉得更踏实可靠。
综合来看,别克君威现在的市场策略非常清晰,也非常精准。
它用中级车的硬件基础,打出了紧凑型车的价格,首先在性价比上建立起了巨大的优势。
然后,针对消费者可能在意的外观问题,它又用一个价格不贵、效果明显且完全合法的官方改装套件,完美地解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后顾之忧。
这样一来,它就为那些预算在十万出头,但又对空间、品质和颜值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近乎完美的选项。
这个做法,让一款已经上市多年的成熟车型重新焕发了活力,也让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了一个独特的、别人难以模仿的定位。
它告诉我们,赢得市场不一定非要靠最新的技术或者最强的性能,有时候,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解决他们最实际的痛点,反而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