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途纵横G700展车到店,尺寸超豹8,带大梁+三把锁,还能水陆两栖?
2025年1月22日,捷途汽车官方正式发布旗下全新高端越野品牌——捷途纵横,包括G700、G900、F700三款车型。到了9月19日,首款车型G700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34.99-42.99万元,现场实拍图和参数表瞬间刷爆车友群。
最近越野圈可太热闹了!先是方程豹豹8靠着混动系统和智能化火了一把,接着北京越野BJ60雷霆搞了个限时优惠,结果到了2025年9月,捷途汽车扔出个"大招"——纵横G700正式开启预售刷爆朋友圈!这车预售价34.99-42.99万元,就已经在车友圈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为啥?
您瞅瞅配置:车长超5.2米比豹8还猛,非承载式大梁车身+前后三把差速锁,最离谱的是居然宣称能水陆两栖!这哪是普通越野车啊,简直就是给"越野狂魔"们量身定制的"移动堡垒"!今天咱就来好好扒一扒,这台G700到底是真有两把刷子,还是厂家吹出来的"空中楼阁"?
尺寸硬刚豹8?
5.2米车长+超2米宽度,越野圈的"巨无霸"是怎么炼成的?
说到越野车的尺寸,可真不是个虚头巴脑的数字游戏。根据2025年上海车展展车的实测数据,捷途纵横G700的车身参数是这样的:车长5198毫米、车宽2050毫米、轴距3100毫米。您可能对这几个数字没啥概念,咱拿方程豹豹8来做个对比就明白了——豹8的车长是5195毫米、车宽1994毫米、轴距2920毫米。
乍一看好像差不多?
可实际上这几毫米的差距,在越野场景里那可是实打实的优势。
先说车长,G700比豹8长了3毫米,差距确实不大。但您再看车宽,2050毫米对比1994毫米,就足足宽了56毫米!别小看这5厘米多,在越野时车身的稳定性可是直线上升。轴距,G700的3100毫米轴距比豹8的2920毫米足足长了180毫米,意味着车内空间更宽敞,通过性也更强。有老司机算过一笔账,轴距每增加100毫米,车辆在通过交叉轴路况时的稳定性就能提升左右。
那捷途为啥要把G700做得这么大?
背后的逻辑其实挺简单——越野玩的就是个稳。您想想,开着车在山路上爬坡,或者在沙漠里冲沙,车身越宽越长,重心就越低,翻车的风险就越小。就拿一个最常见的场景来说,假如您开车走到一个30度的陡坡,小尺寸的SUV可能得找好几次角度才敢上,生怕一个不小心车头翘起来。但G700这么大块头,靠着更长的轴距和更宽的轮距,重心压得死死的,油门一踩就能稳稳当当冲上去。
还没完呢!大尺寸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空间。现在很多家庭买越野车,可不光是为了偶尔去野外撒个欢,更多时候还是得兼顾日常家用。您想想,全家五六口人一起出门,后排坐三个大人,再加上后备厢塞满露营装备、烧烤架子、帐篷睡袋,小车肯定装不下。G700轴距摆在这儿,第二排腿部空间妥妥够用,就算一米八的大个子坐进去也能翘二郎腿。
后备厢更不用说了,尾门一打开,铺个充气床垫就能当临时宿营地,才是真正的"移动之家"。
还有个细节得提一嘴,就是离地间隙。虽然官方没公布G700的最终数据,但从展车的底盘来看,高度明显比普通城市SUV高出一大截,保守估计也得超过250毫米。
什么概念?
马路牙子、减速带这些障碍物,G700压根不带犹豫的,碾过去。要是在野外遇到大石头、深坑,其他车可能得绕路,G700照样能轻松跨过去。才是硬派越野该有的样子——不是在路上开,而是能创造路。
说到底,捷途把G700做成这么大的尺寸,就是奔着"真越野"去的。现在市场上那些打着"越野"旗号的城市SUV太多了,外观看着挺唬人,实际下了土路就歇菜。G700从尺寸参数上就能看出来的硬核实力,才是真正懂越野的人会认可的东西。当然了,这么大的车身也有代价——市区停车可能得多转两圈,油耗肯定也不会太低。
但对于真正热爱越野的人来说,这些都不叫事儿,能把我带到别人去不了的地方,才是最重要的。
"带大梁+三把锁"是噱头还是真功夫?
硬核配置背后的越野逻辑
聊完了尺寸,咱再来说说G700真正的杀手锏——非承载式车身和三把差速锁。这两样东西听起来挺专业,但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决定一台车能不能真越野的核心配置。
先说非承载式车身,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带大梁"。现在满大街跑的SUV,十台里有八台都是承载式车身,也就是底盘和车身焊在一起的。结构有啥好处呢?轻便、省油、坐着舒服,适合在城市里代步。
但问题是,一旦走烂路就露馅了。
承载式车身遇到坑洼路面,整个车架都会跟着变形,时间长了底盘容易散架,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行车安全。
G700不一样,它用的是非承载式车身,简单说就是车身"坐"在一个独立的钢铁大梁上。大梁承担了主要的受力,车身只是个外壳。设计有什么好处?最直接的就是耐造!您开着G700走川藏线,那些连续几百公里的搓板路,承载式车身的车可能开到一半就得进修理厂,但带大梁的G700照样稳如泰山。就好比盖房子,一个是砖木结构,一个是钢筋混凝土框架,谁更扛震您心里有数吧?
有人可能会问,那为啥不是所有SUV都用非承载式车身呢?
原因也简单——成本高、重量大、舒适性相对差一点。捷途愿意在G700上用结构,就说明他们是真想把车做成硬派越野,而不是搞个花架子糊弄人。
说完大梁,再来聊聊三把差速锁。东西可是越野圈的"硬通货",有没有差速锁,决定了您能不能在极限路况下脱困。
差速锁是干啥用的?
简单说就是在轮胎打滑的时候,强制让车轮保持同步转动。G700配的是前中后三把锁,也就是前轴差速锁、中央差速锁和后轴差速锁。
咱来模拟一个真实场景:假如您开着G700走到一个河滩,右前轮陷进烂泥里空转了,左后轮又踩在一块光滑的石头上打滑。普通四驱车遇到情况基本就歇菜了,因为动力只能传递到这两个没有抓地力的轮子上。但G700不一样,您把三把锁一开,车辆会强制把动力传递到那些还有抓地力的轮子上。哪怕只有一个轮子能抓地,整台车照样能往前爬。才是真正的"哪怕单轮着地也能脱困"。
厉害的是,G700还配了分时四驱系统,可以手动切换2H、4H、4L三种模式。2H是高速两驱,适合在铺装路面跑,省油;4H是高速四驱,应对轻度越野没问题;4L是低速四驱,扭矩能放大2到4倍,才是真正的"撒手锏"。您在陡坡上起步、在深坑里脱困,都得靠4L模式。机械四驱的好处就是靠谱,不像电子四驱那样,时刻可能因为传感器故障或者电脑判断失误而掉链子。
有句话说得好,硬派越野讲究的是"机械可靠性大于一切"。G700的非承载式车身加三把锁的组合,就是把理念贯彻到底了。套配置放在百万级的牧马人卢比肯上都不丢人,捷途能在30多万的价位上给到配置,确实算是诚意满满了。当然了,这些硬核配置也有代价——车重肯定不轻、油耗也不会太低、日常开起来的舒适性可能比不上那些城市SUV。
但对于真正的越野爱好者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能在别人趴窝的地方继续前进,才是越野的魅力所在。
水陆两栖是黑科技还是营销话术?
揭秘"会游泳的越野车"背后的真相
要说G700最吸引眼球的配置,那必须是"水陆两栖"四个字。这年头能越野的车不少,但敢说自己能在水里开的,那真是凤毛麟角。不过咱也得冷静分析一下,功能到底是真黑科技,还是厂家玩的营销噱头?
先说说原理。G700的水陆两栖能力主要依靠三个方面:特殊的密封设计、增强的浮力结构,以及车辆本身的四驱系统。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G700的涉水深度达到了970毫米,概念?差不多就是接近1米深的水。您想想普通的城市SUV,涉水深度基本在500到800毫米之间,超过深度发动机进水就得大修。G700能做到970毫米,已经算是同级别里的佼佼者了。
但这里得给大家泼点冷水,970毫米的涉水深度可不等于"能当船开"。厂家宣传的水陆两栖,更多指的是在特定场景下的涉水能力。比如说您在南方山区遇到暴雨,河水上涨,普通车不敢过的水深,G700靠着高离地间隙和良好的密封性,能够安全通过。或者在沙漠边缘的盐湖浅滩,积水深度可能超过半米,其他车陷进去就出不来了,G700还能继续前进。
那为什么说不能真的当船开呢?
原因很简单——G700毕竟是台车,不是船。虽然它做了全车密封处理,车门、底盘的缝隙都加了防水胶条,底盘也经过特殊设计增加了浮力,但这些措施的目的是防止短时间涉水时进水,而不是让您在深水区长时间航行。真要是开到水深超过1米的地方,或者在湖面上飘着,那安全风险就太大了。再强的密封也有极限,万一哪个胶条老化了,水漏进车里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话说回来,就算不能真当船开,涉水能力也已经够实用了。咱们国家地形复杂,南方雨季多、北方有河流,西部有荒漠盐湖,这些地方经常会遇到需要涉水的情况。普通车碰到路况,要么绕远路,要么干脆放弃。但G700不一样,靠着接近1米的涉水深度,绝大多数涉水场景都能应付。对于那些喜欢自驾探险、经常走无人区的玩家来说,确实是个实用的功能。
不过咱也得实事求是地说,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水陆两栖功能确实用不上几次。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天天往水里钻,大部分时候还是在铺装路面上开。但功能的意义在于,它代表了一个"极限能力"。就好比买保险,平时用不上,但时刻能救命。而且从另一个角度看,捷途敢把功能作为卖点,说明他们对G700的密封性和防水能力有足够的信心。市场上能做到970毫米涉水深度的越野车,屈指可数,每一台都不便宜。G700能在30多万的价位上给到配置,确实算是个差异化竞争的杀手锏。
说到底,水陆两栖功能到底值不值,还得看您的需求。如果您就是城市代步偶尔郊游,功能确实有点鸡肋。但如果您是那些经常自驾远行、喜欢挑战极限路况的硬核玩家,那功能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正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多一分能力,就多一分安全保障。
网友:价格多少?
真能越野还是样子货?
这些疑问你有吗?
G700预售开启之后,各大车友群和论坛炸开了锅。有人拍手叫好,觉得终于来了台真正的硬派越野;也有人持观望态度,担心车是雷声大雨点小。咱挑几个最热门的问题,来聊聊大家的关注点。
第一个问题:预售价34.99-42.99万元,价格到底贵不贵?
问题得分两面看。先说同级别竞品的价格——方程豹豹8的售价区间是37.98-40.78万元,坦克700 Hi4-T普通版是42.8-46.8万元,限定版更是高达70万元。横向对比下来,G700的起售价34.99万元确实算是有竞争力的。比豹8便宜了3万块,比坦克700更是便宜了将近8万。
但有人可能会说,便宜是便宜,配置能不能跟上?
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G700该有的硬核配置一样不少——非承载式车身、三把差速锁、接近1米的涉水深度、鲲鹏超能混动系统。动力方面,官方数据显示系统综合功率能达到665千瓦、综合扭矩1135牛米,百公里加速只要4.6秒。动力参数已经不输那些百万级的豪华越野车了。
不过话说回来,价格最终还得看市场反应。现在只是预售价,等10月19日正式上市的时候,捷途会不会给出更多优惠、会不会推出更高性价比的版本,这些都是未知数。而且新品牌的首款车型,市场认可度、保值率这些问题也得考虑进去。毕竟买车可不光看配置,后期的维修保养、二手残值,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成本。
第二个问题:水陆两栖、三把锁这些功能,是不是智商税?
问题争议挺大的。
有人觉得这些极限配置就是摆设,平时根本用不上,纯属花钱买面子。也有人认为,既然花了30多万买台硬派越野,就得要"能力过剩"的配置,时刻能顶事儿。
咱客观分析一下。如果您买越野车就是为了周末带家人去郊外转转,偶尔走走土路,那三把锁、水陆两栖这些功能确实用处不大。毕竟绝大多数人一年到头也不会去趟无人区、也不会开车下河。从角度看,这些功能确实有点"过剩"。
但换个角度想,买硬派越野的人,图的不就是"万一"吗?
就好比买保险,没出事的时候觉得白花钱,真出事了才知道值。您想想,万一哪天真遇到暴雨涨水、万一哪次自驾游陷进烂泥地,这些功能就不是摆设了,而是救命的本事。而且从产品定位来说,G700就是奔着"全领域豪华越野"去的,如果连这些硬核配置都没有,那跟那些城市SUV有啥区别?
第三个问题:G700、豹8、坦克700,到底该选哪个?
三台车虽然都是硬派越野,但定位其实有差异。豹8的优势在于混动系统成熟、智能化配置丰富,适合那些既要越野能力又要城市舒适性的人。坦克700主打豪华越野,内饰用料、配置水平都是顶级的,更适合追求品质的高端用户。
G700呢,走的是"硬核性能+性价比"的路线。它的机械配置、越野能力不输豹8和坦克700,但价格却更亲民。如果您就是纯粹的越野爱好者,不在乎品牌溢价、不追求那些花里胡哨的豪华配置,就想要一台能真正带您去野的硬派越野,那G700可能是最合适的选择。
当然了,三台车各有各的优势,没有绝对的好坏。选车事儿,还得看您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建议感兴趣的朋友,等10月19日G700正式上市后,去4S店实际体验一下,亲自感受感受台车的质感和性能,再做决定也不迟。
G700是"真狠货"还是"PPT神车"?
上市见真章!
说了这么多,咱们来总结一下。捷途纵横G700作为2025年硬派越野市场的新玩家,确实拿出了不少真本事。从车身尺寸到硬核配置,从动力性能到差异化功能,该有的它都有了。预售价34.99-42.99万元,在同级别里也算是有竞争力的。
但咱也得说句公道话,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展车到店、参数公布,这些都只是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10月19日正式上市的时候,最终售价会不会有惊喜?量产版的配置会不会缩水?实际的越野表现能不能达到宣传的水平?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快就能揭晓了。
重要的是,作为捷途纵横品牌的首款车型,G700肩负着开疆拓土的重任。市场认可度、口碑积累、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这些都需要时间来检验。毕竟现在越野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豹8有比亚迪和华为的背书、坦克有长城多年的越野技术积累,G700想要分一杯羹,光靠配置和价格还不够,更得靠产品质量和用户口碑。
不过话说回来,G700的出现本身就是件好事。它给越野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当大家都在卷混动、卷智能化的时候,捷途选择了"回归硬派"的路线,差异化竞争策略还是值得肯定的。
至于台车最终能不能成功,还得看市场的反应。
对于那些真正热爱越野的朋友来说,G700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选择。它证明了一件事——硬派越野不一定非得花大几十万,30多万照样能买到配置拉满的"移动堡垒"。10月19日正式上市后,建议大家去4S店实际看看车、试试驾,亲身感受一下台车到底有几分真本事。
说不定,这台"移动堡垒"就是您下一个Dream Car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