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回乡难?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三小时背后的尴尬与无奈

国庆中秋双节合一,8天的长假激动了不少人的心。有人选择出远门放飞自我,有人则回家团聚享天伦,但无论是出游还是返乡,车水马龙的高速路上都见证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涌动。高速公路上不仅人满为患,“充电难”也成为了一个让无数新能源车主头疼的新难题。

国庆中秋回乡难?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三小时背后的尴尬与无奈-有驾

这次假期,高速服务区前的“充电叫号”成为热门话题。充电桩排队成了许多车主无法绕过的第一关。各个高速服务区更像是热门的网红餐厅,车主们要登记车号,苦巴巴等一个小时甚至三个小时才可能排上烫手的“座位”。

听听这位来自河南的李先生,他赶着回湖北老家过节,可一到服务区就傻眼了:前面已经排了一列长队,他愣了下,挤上去拿号,居然是第38号!每辆车充电差不多四十分钟,再加上偶尔的充电桩小脾气,李先生一算,起码得等三个小时——等充上电,他家乡的月亮大概都该落山了。

国庆中秋回乡难?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三小时背后的尴尬与无奈-有驾

这事儿可不是个例:有人从杭州开车回家,从晚上十点排到凌晨两点才刚轮到充电;还有人在甘肃,一路硬生生扛住了三小时的“充电拉锯战”。大家不禁要吐槽:吃饭排不上队还可以换家餐厅,可充电还指望换地方吗?难不成停在路边等天亮吗?

实际上,细剖内因,“充电困难症”的病根也暴露出来了。热门服务区的车流量翻了几倍,然而充电桩的数量却像是睡着了,多年没怎么变。比如某京港澳高速服务区,人流爆棚,从原本日均5万辆的车流量,跃升到国庆期间超过这个数字,其中三成是新能源车。但,所有的车流量却只能依靠那8个充电桩“打伙”。

国庆中秋回乡难?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三小时背后的尴尬与无奈-有驾

再就是,现在的充电桩建设规划太青涩了。很多服务区里的充电桩不仅数量不足,还分布得十分随意,有的还躲在角落里发呆。更糟糕的是,它们中的一些还要不是坏了、就是接口不通用;一位满怀希望排队的车主,辛辛苦苦排到终于能插上电了,结果才发现,接口不配,最后也只能悻悻地重新归队,从头再来。

而充电网络之间的壁垒与技术兼容问题,也让人感到挠头。用到不同品牌车辆时,许多人会遇到各拼平台互不支持的尴尬局面。别家车主用不了某家的充电桩,这让“电动汽车管理者们”就像在和老天爷玩命运博弈一般,事倍而功半。有些互联网能力强的车主吐槽:要是老司机竟比不过手机下载了啥充电APP?明明是用新能源,却被搞出一种“不是一个圈子的人自然不能讨论话题互通”的无奈感。

国庆中秋回乡难?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三小时背后的尴尬与无奈-有驾

雪上加霜的是,厂家提供的续航距离与现实中大相径庭,开惯了微速稳稳的城市,却扛不住高速“电量飞速云散”,仅此根深蒂骨出行种发动机次营旋片在线观看用原因逐高温针对问题极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