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20.29万起,新款岚图知音亮相,标配华为ADS 4
20.29万元起。
全系标配华为ADS 4。
激光雷达不再是选装包。
这在两年前,你敢想?
成都车展的聚光灯下,岚图知音没有大刀阔斧地改款。它只是静静地停在那里,像一位沉稳的绅士,不喧哗,自有声。外观几乎未变——黑化蜂窝中网,贯穿式灯带,发光LOGO,一切都似曾相识。可正是这份“不变”,藏着最锋利的“变”。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不是顶配才有。
不是加钱选装。
从入门版开始,它就是标准配置。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20.29万元,你就能拥有一套完整的华为ADS 4高阶智驾系统。不是阉割版,不是期货版,是实打实能用、能上高速、能自动变道、能应对复杂城市路况的“老司机”。这在过去,是30万+豪华车的专属配置。现在,它被塞进了一台中高端纯电SUV的“标配清单”。
我们总在讨论智能驾驶的“普及门槛”。
今天,岚图用价格砸出了一条裂缝。
20.29万。
600公里续航起步。
901公里顶配长续航。
账面数据很硬。单电机230千瓦,313马力,6.8秒破百——对日常通勤够用且有余。双电机版本更猛,405千瓦,551马力,扭矩770牛米,4.3秒完成0-100km/h。这已经逼近性能钢炮的水准。可岚图知音不靠“快”来定义自己。它要的是“稳”。
车内。
15.6英寸中控屏 + 10.25英寸仪表。
鸿蒙车机系统流畅得不像国产早期产品。划动、唤醒、语音响应,几乎没有迟滞。20个扬声器的音响系统全系标配——这在同价位几乎是降维打击。你能想象,花20多万买一台车,音响比某些豪华品牌还讲究?
内饰风格是极简主义。拉丝面板点缀,不浮夸,不廉价。坐进去的第一感觉是:规整。每一块材料的拼接,每一个按键的阻尼,都在传递一种“认真造车”的态度。没有为了炫技而堆叠屏幕,也没有为了节省成本而裸露硬塑料。它知道自己的用户是谁——那些既要品质,又不愿为品牌溢价买单的务实派。
轴距2925毫米。
车长4810毫米。
空间够用。后排能轻松跷二郎腿。后备箱深度可观,日常出行、长途自驾,装载能力不拉胯。20英寸轮圈配255/45 R20轮胎,抓地力与舒适性做了平衡。过减速带时,悬挂的滤震干脆利落,没有多余的弹跳。
但真正让我坐进驾驶座就不愿出来的,是那套华为ADS 4。
我试过开启NCA。
车自己上了高架。
前车突然减速。
它提前预判,柔和刹停。
旁边车道有车加塞。
它识别、减速、保持安全距离。
全程没有一次急刹,没有一次误判。
这不像机器在开车。
像一个开了十年车的老司机。
你可能会问:华为ADS 4,到底比3.0强在哪?
感知更准。
决策更稳。
拟人化程度更高。
它不再只是“按规则行驶”的机器人。它开始理解“人类驾驶习惯”——比如跟车时的微妙距离把控,比如变道时的犹豫与果断切换,比如对“鬼探头”场景的提前预判。这些细节,才是高阶智驾的分水岭。
而岚图,把这套系统做成了“标配”。
这背后是成本的博弈。
是供应链的底气。
更是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押注。
电动化上半场,拼的是续航、三电、补能。
智能化下半场,拼的是智驾、座舱、体验。
岚图知音的这一步,看似保守——外观不变,参数微调。实则激进——把别人当“利润点”的高阶智驾,变成了“入场券”。它在说:未来的智能电动车,不该把核心能力当作选装包来割韭菜。
20.29万元起。
华为ADS 4全系标配。
续航最长901公里。
这不是一场炫技的发布会。
是一次价值观的宣言。
当越来越多的品牌还在用“选装包”制造溢价,岚图选择把尖端技术“民主化”。它不追求惊艳全场的造型颠覆,而是默默把最硬的科技,塞进最实的价格里。
这样的车。
值得被看见。
更值得被认真考虑。
下次车展。
我们或许会讨论:谁能把城市NOA做到20万以内?
答案。
可能已经写在成都的展台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