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师傅忙接单,暴雨天算法惹争议,行业现状引热议

夏天刚热起来那会儿,老李在门口抽着烟,顺嘴嘟囔:现在这顺风车的活儿,听说不少人私家车在跑。小区楼下的桑树荫下,几辆车停得歪歪扭扭,偶尔有人手机叮当响一下,拎着水杯就出发,十有八九是在各个平台上溜活儿。

顺风车师傅忙接单,暴雨天算法惹争议,行业现状引热议-有驾

其实头几年搞这个还挺新鲜,现在规矩紧了点,老赵早上在电梯里碰着还跟我唠,说什么“驾龄没两年也能跑,反正审核就是看个行驶证,驾照照片,照着操作不费事,哈啰、滴滴那些平台都行。”邻居小张自打买了辆宝来,一闲着就琢磨折腾两单,头两天拉完单还在车友群里图文并茂:车油耗本来7个多,开着开着不到7个,估计是新走的北环道减速带少。

说起来顺风车但凡合法不合法的争论,小区老太太们有一搭没一搭地传,说有人挨过罚,其实问交警队那位熟人,说“只要属地政策不卡,平台也顺点,大部分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城南那个大爷前阵子一出院,打个顺风车,司机却被查了,说没多大事儿,倒也罚不了几百块,顶多批评教育。反正各地弹性不一样,上海那边据说最严。

顺风车师傅忙接单,暴雨天算法惹争议,行业现状引热议-有驾

当然,新人怎么掏钱这事,乱得很,有的师傅跑半天还赚不到油钱,群里的“一刀”之前晒单据,说什么10公里能拿个五六十,但也就那阵子碰了个独享单,有的师傅吐槽低价单踩坑,明明标80,结账到手55,还得陪人拿行李、陪宠物。平台活动听说时好时坏,曾经有节假日爆单拿过两百块一天,后来都难搞。

最有意思的那回,是车友会聚餐,谈到计价规则,说高德、滴滴算法不一样。杨工是修标致的,总喜欢插嘴讲道理:“按公里算不准,关键还看起步时间和天气。”一场暴雨,接单平台乱糟糟的,吴嫂被放鸽子,骂骂咧咧说“这年头师傅比乘客还挑”。

顺风车师傅忙接单,暴雨天算法惹争议,行业现状引热议-有驾

顺风车司机本事各有高低。有个冷门功能,老款轩逸自带后视镜加热,据说下雨天等活时特地用一用,不然雾糊一片啥也瞧不见。真有钱的车主还升级个360环影摄像头,但往往第一个坏就是前置,一年一次线头松了,隔壁修车铺的小俞就敲敲车门说:“别信网上,原厂件才顶事。”倒不是用不上,主要遇见哪天高架堵车动不了,一切都靠那几个小功能减点焦躁。

学会算成本是门学问。前些天微信群群友自测,为了省油路上关空调,热得哈车里汗直流,油耗也没省出多少,群主讪笑“本末倒置,师傅们,夏天你不关空调是图省心,不是图省钱。”据说一位小姐姐开五菱,装了个手机支架还能自动识别单款App弹窗,连累她一次挂错单,高铁接客变成市内拼车。群里评论连篇,某销售顺嘴一提:“她那种支架噱头多,真用时毛用没有。”

顺风车师傅忙接单,暴雨天算法惹争议,行业现状引热议-有驾

最近有类新活儿,搬家单和宠物单火了,有人专门捎带小猫小狗,还要勾选“同意载宠”。有个师傅赖在车友群专门吐槽:“给的感谢费,多是说说,真结账未必加钱。”还有批老手专捡节假日跑,爆单时能一上午接仨单,耗着油又起早贪黑,都未必比平时工地搬砖多赚多少。

事故的事儿谁也不愿碰上。去年新年时放鞭炮,楼下就一辆朗逸,师傅刚跑完顺风车晚上贴近马路牙子,车尾被邻居小孩一蹭——群里当笑话说了半个月。师傅老婆还发了朋友圈:“接了仨活挣百儿八块,修车赔了三百多。”有些玩笑,听着也心酸。

结尾没啥说的,昨儿晚上顺路顺了位大爷,问起平台这些扣钱套路,他也就乐呵呵摇头:“随他去吧,这年头,车也就这意思,权当图一乐。”打住吧,一会儿还得下去挪车,顺风车的事儿,天热天冷都有门道,关键还是自己琢磨着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