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亿赌一把!德国汽车巨头大撤退,奥迪不赴美恐遭中国品牌取代

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里,中国本土品牌的销量猛增了210%,而德国车企的利润高地也正在逐步被蚕食掉一些。

奔驰、宝马、奥迪这三家德国豪华车巨头今年上半年的财报让人咋舌,曾经天高云阔的豪华品牌,如今就像遇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难题。

在慕尼黑的宝马总部和斯图加特的奔驰办公室里,高层们正陷入两个难题的夹击。美国对欧盟汽车征收的25%关税就像悬在头顶的利剑,而中国市场销量不断下降,更是直接冲击了他们的利润来源。

46亿赌一把!德国汽车巨头大撤退,奥迪不赴美恐遭中国品牌取代-有驾

奥迪全球CEO高德诺在内部会议里坦率表达,如果不拼美国市场,结果就只能坐等被中国车企夺走份额。

双重绞杀,德国豪车遭遇至暗时刻

2025年对德国汽车行业来说,算得上是挺严峻的一年。奔驰第二季度的净利润暴跌了68.7%,是自2021年供应链危机以来最差的单季成绩。

宝马的息税前利润跌了31.4%,这是自2022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单季下降。奥迪收入虽然增加了5.3%,但税后利润却缩水了37.5%,表现得真挺雪上加霜的。

46亿赌一把!德国汽车巨头大撤退,奥迪不赴美恐遭中国品牌取代-有驾

美国的关税政策就像一把利刃一样锋利。从2025年4月开始,对欧盟进口的汽车本来要加征25%的惩罚性关税,虽然后来调低到15%,可这压力依然不小。

因为奥迪在墨西哥制造并出口到美国的车型,导致上半年亏了超过6亿欧元。奔驰的核心汽车业务利润率,也被关税拉低不少,本来如果没有这些关税影响,本可以达到6.6%,实际只有5.1%。

中国市场的销售下滑,带来了第二轮冲击。宝马在中国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5.5%,这个跌幅差不多是它全球跌幅的30倍;奔驰的销量也缩了快两成;奥迪连续三个半年度都在下降。

曾经占据BBA全球销量三分之一的中国市场,现在变成了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46亿赌一把!德国汽车巨头大撤退,奥迪不赴美恐遭中国品牌取代-有驾

在双重压力的影响下,奔驰和奥迪都调低了全年业绩的预期。奥迪把营业利润率的目标从7%-9%大幅降低到5%-7%;奔驰预计今年的汽车销售回报率会在4%-6%之间,而年初的预期是6%-8%。德系豪华车的光环,在2025年夏天显得特别黯淡。

中国失守,百年豪车品牌遭遇降维打击

走进奥迪在中国的4S店,销售顾问介绍的卖点已悄然转变。原本的“quattro”逐渐被“乾崑智驾”取代,成为主要宣传语。这也揭示了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德国豪华车企目前的尴尬处境。

46亿赌一把!德国汽车巨头大撤退,奥迪不赴美恐遭中国品牌取代-有驾

市场数据让人直摇头,到了2025年第二季度,BBA在中国的新能源车销售比去年同期跌了12.3%,可是搭载华为ADS3.0的车型订单却猛涨了67%。

这种反差在奥迪新车的配置表里显得特别明显——高配版本的五大核心卖点中,华为的智能系统占了三席,原本引以为傲的MLBEvo平台反倒排在最后。

随着发动机舱变成了算力中心,中国消费者对豪华的理解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30到50万元的价位区间里,选择中国品牌的比例已经达到了43%,比三年前多了一倍多。

中国新能源车企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里,可谓是爆发得挺厉害,上半年销量涨了210%。另外,智能化方面的差距也越拉越大了。中国品牌平均用12个月就能推出一代新产品,而BBA可是需要36个月的时间。

46亿赌一把!德国汽车巨头大撤退,奥迪不赴美恐遭中国品牌取代-有驾

绝地求生,德国车企加速本土化革命

为了应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BBA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本土化大行动。梅赛德斯-奔驰公布将在中国投入超140亿人民币,用于新车开发和技术革新。

这笔庞大的资金会投到三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车型上,分别是纯电长轴距的CLA、长轴距的GLESUV,还有基于VAN.EA平台的豪华纯电MPV。

长轴距GLESUV这次由中国团队首次承担研发任务,也是奔驰百年历史里头头一遭。中国已经超出了“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身份,变成了奔驰技术更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试验地。

46亿赌一把!德国汽车巨头大撤退,奥迪不赴美恐遭中国品牌取代-有驾

宝马正在全力推行“全价值链本土化”战略,中国已经变成除了德国之外,宝马最大的研发基地啦。有超过1200名工程师的四大创新中心,还有三家专注自动驾驶软件的公司在哪儿,都是为了创新搞事情的。

沈阳研发中心搞出来的第五代动力电池,已经在全球车型上用了。这些在中国市场的用户数据闭环系统,也会作为标准模板,推到其他区域去。

这些合作意味着外资车企在中国的路子,不再只是把生产制造摆到本地,而是渐渐往技术研发和生态合作,更加深层次地本地化发展。

46亿赌一把!德国汽车巨头大撤退,奥迪不赴美恐遭中国品牌取代-有驾

豪赌美国,奥迪46亿美元建厂突围

当奥迪公布打算在美国南部投资46亿美元建新厂的消息时,整个全球汽车圈都为之一振。

这家陷入困境的豪华品牌,现在可是把所有希望都压在美国这块最后的避风港上。奥迪全球CEO高德诺在内部会上一针见血地说,不去美国,可能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车企把自己给干掉了。

从2027年起,奔驰打算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工厂里新增GLC SUV的生产线。而宝马则在考虑把美国斯帕坦堡工厂的产能做扩大,包括增加班次啥的。一场德国汽车界的跨大西洋大迁徙正悄然展开。

46亿赌一把!德国汽车巨头大撤退,奥迪不赴美恐遭中国品牌取代-有驾

沃尔沃的这个例子可是个警示。为了规避高达147%的中国产汽车关税,沃尔沃决定把EX30车型的生产线从中国张家口工厂搬到比利时的根特工厂。

这次变动让美国市场的价格更有优势——要知道,从中国进口要交147%的关税,可从欧洲进货只要15%。

不过,把美国当救世主未免有点盲目,奥迪在墨西哥工厂遇到的麻烦就说明了风险。因为美国对墨西哥的汽车加征25%的关税,比美欧协议的15%高出不少,上半年奥迪就亏了6亿欧元。就算在美国产厂,全球供应链哪些变数也让人心里没底。

46亿赌一把!德国汽车巨头大撤退,奥迪不赴美恐遭中国品牌取代-有驾

产业链重构,全球汽车业面临洗牌

德国车企的跨洋迁徙正在推动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格局发生重大变革。奔驰把下一代电动车的研发核心放在中国,宝马借沈阳的电池技术反哺全球,而奥迪也把中国区的项目提升到公司全球战略重要位置。现在,他们都喊着“在中国,为全球”的口号,真是把中国当作了战略中心啊。

为了转型,付出的代价相当不小,奔驰也做出了调整。原本打算到2030年实现全面纯电动的目标,现在暂时搁置了,把焦点改成“到2030年,新能源车型(包括混动)占比最多50%”。

奥迪目前没有给出明确的停售燃油车的时间表,而宝马内部也调低了对未来纯电车型销量的预期。这些调整反映出德系车企在向电动化转型的途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46亿赌一把!德国汽车巨头大撤退,奥迪不赴美恐遭中国品牌取代-有驾

德国车企的豪赌成败,可能会左右未来十年全球汽车行业的格局。在这场汽车变革的浪潮中,那些老牌巨头不得不重新打算自己的位置。

这些德国车企的高管们都很清楚,产业转型的黄金时期快要过去了,他们每做出一个决定,都关系到百年老店的命运与存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