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缤越L Battle版,说实话,光听参数我第一反应是没啥新鲜。1.5T、133千瓦、290牛·米,7.6秒百公里加速,这些数字跟现款缤越L几乎重合,动力没动刀。厂商这波升级,感觉是性能与舒适并重的套路里,舒适那块大概率更花心思了。
我刚才翻了下之前去4S店的笔记,缤越L超越版在我接触的样本里,买家吐槽最多的就是座椅偏硬和中低配的内饰质感一般。Battle版按官方说法有皮质座椅和更多舒适配置,估计是想用这个软实力拉年轻用户。网上传言带全景影像、无钥匙进入这些功能,听起来像是想以配置撬动销量。你也知道,8万多到10万出头这个价格段,年轻买家尤其在意看得见摸得着的舒适和科技感。
讲到这个价位我忍不住想到最近聊到的一句销售的话:这价位死守动力没错,但赢面小,配置要让客户感觉值回票价。按理说,这车改升级不会太复杂。1.5T发动机和7挡湿式双离合早就够成熟了。研发上,做个车头格栅小改、内饰换套屏幕系统,供应链也得动点脑细胞协调新配件,毕竟同一条产线还是要跑多批次车型,调试成本不能小觑。这就像你家厨房换个灶头和水龙头,不只是买个配件那么简单,还得重安排水路电路——供应链上的这件小事,其实挺麻烦。
我先前想当然以为新版本会推出更大排量或者混动,结果重马达不变,让步点给了配置升级,倒也符合这届国产车讲求性价比的现实。毕竟,像哈弗、长安这些竞争对手至少在动力线上有些推新,比如长安CS55 Plus的蓝鲸1.5T版本,好歹加了点功率提升,这里的选择偏保守,估计吉利是觉得改动太大成本难收回。
话说回来,性能提升没了,这会儿舒适配置真能撑住Battle的名号吗?仅仅靠后排空调口、多几个USB接口和皮座椅,谈不上性能战士啊。车尾那几个运动化装饰,四出排气造型,这类东西视觉冲击很够,但实际排气还是普通的,没真排气声浪,反倒让人有点哎,装运动。
中午跟朋友小李聊到,他买过缤越星耀版,吐槽了一句:这车城市通勤不错,但高速爬坡和山路就不那么给力。那1.5T的发动机参数没错,但实际驾驶感觉经常被动力调教和7挡湿式双离合的顿挫感拉回现实。再加上这级别的湿式双离合,保养成本和可靠性是个坑,尤其他开着这车两年了,湿式离合保养成了心头大患。按我估算,这套动力总成的百公里额外保养成本至少是普通自吸车的2倍。
说到湿式双离合,我一度有点想当然地以为这是加速快的标志。可后来查资料看到,湿式双离合虽然换挡迅速,但油耗和保养焦虑,尤其在这样1.5T发动机上,表现差别没想象中明显,所以动力提升真的得打个问号。
再跳个小线题——吉利的Flyme Auto车机系统,用户体验到底咋样?我听一线销售说,这东西好不好,差评有不少,尤其导航响应慢和偶尔死机,年轻人容易接受吗?这部分是否被配置升级关键词掩盖了?这段先按下不表,后续用户反馈得继续盯着。
说到竞争对手,你看这个价位,同级别的比亚迪宋Pro、长安CS55 Plus,都在把自动驾驶辅助和大屏幕做得更让人眼馋。吉利这边,14.6英寸大屏是高配才有,基础版8英寸屏幕配置显得有点落后。换句话说,Battle版很可能继续照顾预算有限的买家,但和年轻人必须互联网化的需求有点出入。配置堆上去是硬实力的体现,但对年轻人来说,真要买,是不是还得看性价比和实操体验?
最后端上一个小猜测,不确定也没深挖,7.6秒百公里加速听起来挺拉风,但考虑到车身重量和变速箱,实际开起来会不会更稳健一些?我觉得吉利这数值可能是理想状态下的宣传,实地表现没准要逊色点。毕竟1.5T的峰值290牛·米,更关键的是扭矩传递的平顺和动力储备的真实感,这些参数能打多少分,消费者心里有杆秤。
你觉得一个主打年轻人市场的SUV,动力参数基本不变,靠配置来撬销量,这策略,到底是拿得出手还是走个过场呢?毕竟能不能真被用户Battle到心坎里,这才是关键。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