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一次记者采访中,大众集团全球CEO奥博穆谈起比亚迪,说“有比亚迪这样的竞争对手,对我们有正向作用!”。
记者单刀直入:“比亚迪是大众在中国最大的对手吗?”奥博穆的回答跳出了狭隘的竞争框架:“比亚迪和我们都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员——机械、软件、电池技术……有这样一个对手,是好事。” 他坦言,比亚迪的强势存在如同一面镜子、一股强风,“迫使我们必须做得更好”。
当大众集团全球CEO奥博穆在镜头前坦然说出“有比亚迪这样的竞争对手,对我们有正向作用”时,一个中国品牌的崛起已被全球汽车产业巨头郑重注视。在奥博穆眼中,比亚迪不是简单的市场争夺者,而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员”,是推动行业进步的“正向力量”,。这种认可,不仅源于比亚迪展现的强劲实力,更源于其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引发的深层变革,而汽车行业的竞争压力也正是如此,终将转化为突破边界的技术生产力,最终的受益者,永远是消费者。
技术引领:定义行业新标准
比亚迪的崛起,本质上是一场技术革命的胜利。其第五代DM超级混动技术(DM-i 5.0)实现了全球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6.06%、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L、最长综合续航2100公里的突破,搭载该技术的秦L DM-i和海豹06 DM-i车型实测续航更超2300公里。这种技术突破,让比亚迪在新能源赛道上构建起难以撼动的竞争力。正如奥博穆所言,比亚迪的存在“如同一面镜子、一股强风”,既照见行业发展的方向,也吹动技术创新的浪潮。在智能化领域,比亚迪发布的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将BEV+占据格栅网络融合感知技术应用于量产车型,推动智能驾驶技术下沉至10万元以下市场,重新定义了行业竞争规则。
这种技术驱动的竞争,正在重塑汽车行业的底层逻辑。2025年上半年,汽车行业掀起“反内卷”浪潮,从价格战转向技术竞争,智能化与全球化成为新的关键词。比亚迪以日均27项专利的申请速度(累计超4.8万项),持续引领行业技术迭代,迫使包括大众在内的国际巨头加速奔跑。从电池技术到软件生态,从制造工艺到用户体验,竞争的焦点不断向技术深水区延伸,而这股由竞争催生的“技术生产力”,最终将转化为消费者手中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出海征程:构建全球产业新生态
比亚迪的全球化步伐,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写行业版图。在匈牙利,其电动大巴和卡车工厂扩建项目奠基,年产能将达1250辆,并在布达佩斯设立欧洲总部和研发中心,深度融入欧洲新能源产业链;在泰国,第8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标志着比亚迪从“产品出海”向“产业出海”的跨越,泰国工厂仅用16个月建成投产,创造了中国车企海外投资的最快纪录;在巴西,卡玛萨里工厂首车下线,年产15万辆整车的产能将使其成为拉美最大的电动车制造中心,2025年5月比亚迪在巴西市场份额达9.7%,纯电车型市占率超92%。
这种“本土化制造+全球供应链”的模式,正在构建新的产业生态。比亚迪不仅将生产线带到海外,更通过技术输出和人才培养,带动当地汽车工业升级。例如,匈牙利工厂为当地创造620个就业岗位,巴西工厂预计提供2万个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同时,比亚迪组建的自有滚装船队(如全球第二大LNG双燃料清洁动力船“深圳号”),实现了“出厂即出港”的高效物流体系,年运力超百万辆,为全球化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
未来已来:定义智能出行新范式
站在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比亚迪正以“技术+全球化”双轮驱动,勾勒未来出行的蓝图。在技术层面,比亚迪计划投入1000亿元研发资金,重点突破人工智能与汽车系统的深度融合,推动整车智能化升级。其兆瓦闪充技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3万转电机使汉L零百加速仅需2.7秒,这些技术突破将重新定义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在全球化层面,比亚迪已在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布局,海外销量连续多年翻倍增长,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量达47.21万辆,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
面对美欧的贸易壁垒,比亚迪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破局。在欧洲,通过本地化生产和技术合作化解关税压力;在拉美,以高性价比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在东南亚,依托完善的产业链布局抢占先机。正如上海外国语大学黄靖教授所言:“比亚迪不仅是中国的比亚迪,更是世界的比亚迪。”其在泰国、巴西等地的实践,正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品牌”的全球跃升提供范本。
行业启示:从跟跑到引领的中国范式
比亚迪的崛起,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从跟跑到引领的历史进程。2025年上半年,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8%,新能源汽车零售同比增长33.3%,这背后是比亚迪等企业在研发投入(2023年近400亿元)、人才储备(70%新员工为博士硕士)等领域的长期积累。这种积累,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体现在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当传统车企还在纠结于燃油车转型时,比亚迪已提前布局电动化和智能化;当国际巨头试图以关税壁垒遏制中国品牌时,比亚迪已通过全球化生产网络构建起新的竞争优势。
未来的汽车行业,将是技术、生态与全球化的综合较量。比亚迪以“技术鱼池”战略,将自身技术开放给行业伙伴,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以“碳中和”为目标,通过刀片电池、太阳能储能等技术,构建绿色出行生态;以“一带一路”为纽带,在全球南方市场培育新的增长极。这种“开放、创新、共赢”的发展模式,正在为全球汽车产业提供新的范式。
正如奥博穆所强调的,“最终的受益者永远是消费者”。在比亚迪与行业同行的良性竞速中,消费者正在迎来更先进的技术、更丰富的选择、更优质的体验。而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这样的竞争与认可,恰是驶向更广阔未来的清晰路标——以实力赢得尊重,以竞争驱动共进,这正是比亚迪书写的行业新篇章,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顶端的铿锵足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