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作为一个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了12年的人,我一直对那些网上说的“续航焦虑”、“充电排队”啥的不太当回事。毕竟这些年试驾过的电车没有100台也有80台了,短途体验都挺好的。
但是吧,上个月带着老婆孩子跑了趟南京,1100公里的长途,我算是彻底明白了——网上说的,都TM是真的!
从油车到电车,我也“入坑”了
话说回来,我这个人一向是实用主义至上的。家里原来开的是一台2.0T的SUV,油耗不算高但也不低,市区百公里得10个油。今年3月份,看着油价蹭蹭往上涨,再加上周围朋友都换了电车,我和老婆一商量,也决定跟个风。
不吹不黑地说,新车到手的第一感觉确实不错。科技感满满,加速性能也确实比油车猛,轻踩一下油门(呃,应该说电门),推背感立马就来了。这点我是服气的。
日常上下班代步,那是真香。我家到公司来回60公里,按百公里15度电算,一个月电费也就400多块钱。要是开油车,按现在百公里8个油、油价8块钱算,一个月得1200多。这样算下来,一个月能省800多,一年就是近万块钱。
作为一个奶爸,这账算得我心花怒放。省下来的钱给娃买奶粉不香吗?
1100km长途,现实给了我一记耳光
你说巧不巧,就在我刚对电车产生好感的时候,老婆的二姑从南京打电话,说表弟要结婚,邀请我们一大家子去参加婚礼。算了算,8个人一起去,高铁票得4000多,飞机更贵。
这时候岳父就说了:“开新买的电车去吧,省钱!”
说句良心话,当时我还挺自信的。提前做了好多攻略,查了沿路充电站,还专门学习了电车高速驾驶技巧。想着官方续航500公里,实际打个八折也有400公里,应该问题不大。
结果没想到,一上高速就被打脸了。
真实体验:续航焦虑不是矫情
这就延伸出一个问题了——理论和实际差距有多大?
我这车官方续航500公里,但高速120公里时速巡航,空调开着,满载8个人,实际能跑300公里就不错了。这还是在没堵车、路况好的情况下。
更要命的是,剩下120公里续航的时候,你就得开始焦虑了。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服务区的充电桩是不是坏了,是不是要排队。
说好听点是里程焦虑,说难听点就是被续航支配的恐惧。
这个必须得说说——我们一路充了三次电,每次都得一个小时左右。虽然可以借机休息吃饭,但说不着急那是假的。特别是看到油车5分钟加满油就走人,心里那个羡慕嫉妒恨啊。
充电桩的坑,比想象中多
充电这事,真的是没谁了。
首先是找桩难。虽然现在充电站确实比以前多了,但有些位置特别偏僻,导航半天才能找到。有一次我们差点开到一个废弃的工地里。
其次是排队等。我们遇到过两次排队,特别是在服务区吃饭高峰期,前面排了4、5台车。那种感觉,就像你急着上厕所但前面排了一队人。
最后是充电桩坏掉。这波操作我是真没看懂,明明显示有8个桩,结果到了现场只有3个能用。剩下的要么故障,要么被燃油车占了位置。
成本账:真的省钱吗?
话说回来,大家最关心的还是钱的问题。
这趟1100公里跑下来,充电费用确实比油费便宜不少,大概只有油车的1/3。但是吧,这个账不能这么算。
时间成本得算进去吧?三次充电,每次一小时,就是3小时。我大哥开油车,中途加了两次油,每次5分钟,总共也就10分钟。
还有心理成本。那种担心续航不够、找不到充电桩的焦虑感,开油车是没有的。
不得不承认的几个问题
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车的人,这次长途体验让我对电车有了更客观的认识:
续航衰减是真实存在的 。特别是高速、开空调、满载的情况下,官方续航打7折都算客气的。
充电网络还不够完善 。虽然比几年前好了很多,但跟加油站的覆盖度还是没法比。
时间成本确实高 。充电一小时 vs 加油5分钟,这个差距短期内很难缩小。
使用场景有局限 。市区代步绝对香,但长途出行还是得做好心理准备。
我的建议:理性看待电车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电车不是万能的,但也不是一无是处。
如果你家里有两台车,其中一台换电车,那绝对没问题。日常代步用电车,长途出行用油车,这样搭配最合理。
如果只能买一台车,还经常跑长途,那还是建议买油车。毕竟花钱要花在刀刃上,别为了所谓的环保情怀让自己的出行变得复杂。
这只是我个人观点。可能每个人的用车需求不一样,对时间成本和心理压力的接受度也不同。
那问题来了,大家觉得电车的长途能力到底行不行?欢迎车友们留言聊聊你们的真实体验,别被那些营销号忽悠了,咱们实话实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