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中大型SUV静静地停在4S店灯火通明的展厅中央,“脚踩”着白瓷砖,闪亮的漆面上倒映着交错的射灯。工作人员手里的POS机,还有那饱含暗示的笑容,像极了侦查现场里“关键目击证人”的嘴角抽搐。周围人开始用“惊喜价”“诚意”这样的字眼相互低语,像案发现场的子弹壳,四散又充满证据感。此刻,没有刺鼻的硝烟味,只有一份比气温还低3万块的定价通知单,把悬疑气氛推到了高潮。
这一回,主角是传祺向往S9乾崑。没错,就是那个起售价22.99万元,低于预售价整整3万元的SUV。四种配置,从五座Max到六座Ultra,横跨价格带22.99万-25.99万。再搭配一声不带喘气的“限时权益价”,截至10月末,甚至还可以再低1万。不仅如此,厂家还塞进了价值超4万元的“大礼包”,像侦查员给被害人家属递过来的“安慰剂”,但份量倒真不轻。
作为旁观者,隔着车展的玻璃看热闹,难免要对案件本身的“作案工具”也仔细检查一遍。动力系统嘛,采用1.5T发动机+前后双电机,四驱混动,500马力和613牛·米的扭矩,参数足够让自称“老司机”的表哥多看几眼。6.6秒的百公里加速,算不上汽车界的百米飞人,但要说带四个快递稳稳起步,也不至于掉队。底盘部分,有连续可变阻尼、ASTC鹰爪2.0和三种地形模式——雨雪、泥泞、湿滑,一番安排下来,感觉像是在侦查作战里加装了全地形战靴。理论上,这是写给“所有意外情况”的防护符。
当然,这案子的“科技元素”才是真正的悬疑点。华为乾崑ADS 4 Max超阶版辅助驾驶系统,支持城市道路无断点驾驶,192线激光雷达遍布车身,敏感如警犬。红绿灯再奇葩都不怕,岔路口、环岛、收费站一网打尽。全维防碰撞系统,面对儿童、行人、二轮“鬼探头”、极端天气,处处留后手,仿佛在说:“侦查无死角,万一有,那肯定是主观因素。”
电池和续航部分,44.5千瓦时,CLTC续航252公里,30%-80%快充不到15分钟。加上60升油箱、综合续航1200公里出头。就像调查笔录上的“跨省作案”,无论是“续航焦虑”还是“加油加电两头堵”,都在这个配置下暂时偃旗息鼓。
至于车内环境,北美黑胡桃实木、Nappa真皮、母婴级健康材料,配上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六屏互联、车控家家控车,还有按摩、加热、通风等功能密密麻麻写了一卡片。副驾驶18点推揉按摩,后排小桌板、超大顶吸屏,听上去比很多写字楼工位还舒坦。科技堆得够,材料选得苛,气味上也讲究无害,厂家似乎是认定“买家必须活得比邻居健康还舒服”。
从大货到售后服务包,传祺向往S9乾崑几乎把能想到的豪车元素都装了进来。广汽的底盘调校、制造精度也是多年积累。唯一让很多人皱眉的,是最初的25.99万元预售价,在市场同级对手中并没讨到便宜分。这也是“案发”之前,围观群众大致的心理状况:车不差,但要价没让钱包发笑。
现在价格出来,比预售价低了整整3万块,“置换拉新”还再降1万,引得评论区一阵“真香”。厂家的主动降价,既像是“认错”,也像是筹码回流后的利益分配。如果说最初25.99万的预售价是虚晃一枪,这次22.99-24.99万的正式价格,则是在关键窗口期补足了“合法动机”。
从专业的“案卷”视角来看,传祺的这一步操作,并不完全出乎意料——今年整个新能源市场价格混战,新能源混动SUV正值白热化,头部友商们早就按下了“剃刀按钮”。而且,三电系统、智能驾驶、豪华内饰等一身装备,本就是卷价格、卷性能双向奔赴。“预售价高开,正式价回落”,在行业里属于常见伎俩。但难以下咽的是,有些品牌高开之后,最后也真不舍得主动调头,留给市场的只有价格芯片一片飘零。传祺这一次,选择了自己扇了自己一巴掌,然后站到了买家的那一边。如果把决策层的心理活动放大分析,大概跟侦查员夜里“见证人睡不着觉”有几分相似——起高价、踢铁板,最后“认清市场,也算知错能改”。
当然,这其中也不是没有风险。把价格拉低,获客容易,但品牌形象、渠道利润压力随之而来。不少品牌降价之后,“原来也不过如此”的舆论也会迅速跟上。厂家摆出了最大诚意,至于能不能卖成爆款,还得看冰冷的数字。毕竟,活在真空里的,是实验动物;活在市场里的,是旁观现实的“活人”。用我们的职业话说:案件虽有新线索,结局仍需等待后续侦查。
最后,这种“像临时改口供一样”的跳价行为,究竟是行业里的无奈自救,还是“杀熟”与“真香”并存的商业手段?新一轮价格战会不会进一步加剧,给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实惠,还是让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陷入“越降越卷”的死循环?不同角色,自然有不同解答。你会因为这3万块的“诚意”转身下单,还是会冷静等待下一轮更狠的“侦查行动”?这场没有硝烟的市场博弈,总是留给人无限想象。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