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个车圈,突出一个不讲道理。燃油车不装了,摊牌了,直接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行为艺术,主题叫《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什么轩逸、宝来降价超40%,什么奔驰宝马带头自砍,这些已经不是新闻了,这是一种信号,一种“末日狂欢”的信号。如果说之前新能源是往传统车企的饭锅里扔沙子,那现在这帮燃油车大佬,是直接把自家餐厅给爆了,高喊着“来啊,互相伤害啊”,把所有人都卷进这个巨大的绞肉机里。
这个场面,特别像一个经营多年的老钱饭店,突然发现对面开了一家预制菜闪电战连锁。人家不讲究火候,不讲究传承,就是快,就是便宜,就是用科技和狠活把你按在地上摩擦。老饭店的老师傅们一开始还端着,说我们讲究的是一个底蕴,是匠心。结果发现食客们用脚投票,根本不吃你这套。怎么办?掀桌子呗。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最好的商业竞争就是直接把对手的生态位给扬了。所以老师傅们也悟了,什么匠心,什么火候,去他的吧。后厨直接把珍藏多年的鲍鱼海参拿出来当白菜卖,菜单价格直接对标沙县小吃,门口挂个大喇叭循环播放:“老板疯了,老板娘跟人跑了,全场一折,吃垮算我输!”。简直就是地狱绘图!
威朗降47%,轩逸宝来降40%以上,这已经不是降价了,这是在清仓大甩卖,是把品牌价值当压缩毛巾一样扔水里,瞬间膨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尤其是轩逸这种曾经的“国民家轿”,以前是躺着挣钱的典范,现在姿势非常狼狈,可以说是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这说明什么?说明过去那套“品牌护城河”、“用户忠诚度”的金钟罩铁布衫,在新能源的雷电法王面前,就是一层纸。人家电车直接给你开“任意门”,从A点到B点成本低到发指,你还在跟他聊发动机热效率?谁听得懂啊。
我作为一个开过好几台油车,也体验过新势力的中年人,看得是真乐。过去我们聊车,聊的是三大件,是底盘,是信仰。现在呢?现在聊的是,哥们,你这车,能便宜多少?带不带冰箱彩电大沙发?自动驾驶能不能帮我躲开那些马路上的老头乐?讲真,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根本不在于算法,而在于如何精准识别一个不按套路出牌,随时准备躺下的老大爷。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看,技术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最朴素的民粹主义上来。
最骚操作的还是豪华品牌。奔驰A级、宝马X1这些,以前是年轻人够一够的梦想,现在直接打骨折,价格下来跟高配的合资A级车玩贴身肉搏。这事儿就非常魔幻。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标。那个标就是一种玄学,是一种社交货币,是你参加同学会时不动声色碾压同窗的精神原子弹。会买奔驰的人,很多时候不是在买一辆车,是在买一个“我是奔驰车主”的身份认同。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现在,玄学不灵了。当一个奔驰的价格,已经下探到让隔壁买速腾的小王都开始犹豫“我是不是也能搞一个”的时候,这个玄学的根基就动摇了。这是一种自我矛盾。你必须维持高价,才能保住你的“玄学光环”;但你又必须降价,才能在电车的冲击下活下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最后,求生欲压倒了一切。你得降价,你就得放下身段,你就得承认,你的魔法,过期了。过期了,就是过期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饭店的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挺贴切。合资品牌就是那个被逼疯的老饭店,国产品牌本来就是薄利多销的大排档,现在一看老大哥都疯了,那我也跟着加大加大加大优惠力度,反正我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豪华品牌就是那个米其林餐厅,以前吃一顿要沐浴更衣,现在也开始卖起了99块钱的午市套餐。整个一条美食街,全都杀红了眼,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直呼内卷还得看地球人。说真的,我最近看牙医花的钱,都够买小半个打折的威朗了,想想就魔幻。
所以现在这个局面,对于我们这些等等党消费者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是好事,当然是好事。他们打得越凶,我们捡的漏就越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价格,现在就摆在你面前。但这也是一种坏事。这种毁灭式的降价,伤害的是整个燃油车的保值率和生态。今天你欣喜若狂抄底买的轩逸,明天可能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因为这场战争的终局,并不是燃油车打赢了,而是它们用一种最惨烈的方式,为自己的时代拉下了帷幕。
所以你问我现在买油车值不值?我只能说,一个时代落幕前的烟花,总是最灿烂的。你不去凑个热闹,感受一下这最后的疯狂吗?别犹豫,犹豫就是败北。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