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轿跑这个词,本身就有点玄幻小说主角的味道,出身草根,天赋异禀,上来就要跟合资那些名门正派掰手腕。今天聊的这三位,领克03、MG7、UNI-V,就是典中典的代表,它们卷的不是三大件,上来就直接王炸——电动尾翼和无框车门。
不装了,摊牌了。这年头,决定一辆车销量的,可能不是马力多大,底盘多稳,而是它的尾翼升起来的时候,路边姑娘的回头率有多高。这是一种社交货币,一种无需言语的装逼权杖。你说这玩意儿在限速120的高速上能产生多大下压力?别闹了,它最大的作用是当你从地库开出来,缓缓升起尾翼,那一刻,你就是这条街最靓的仔,旁边开卡罗拉的大哥,心态当场就要一个趔趄。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当BBA还在跟你聊历史、聊传承、聊一种叫做“豪华”的压缩毛巾时,国产车直接把餐厅爆了。它们说,大哥,别整那些虚的了,年轻人需要什么?需要帅,需要一眼看上去就很贵,需要发朋友圈的时候有九张图可以凑。于是,保时捷Panamera同款的三段式尾翼,奥迪A7同款的升降尾翼,啪的一下,给你按在十几万的车上。就问你怕不怕?
先说领克03,这哥们是个典型的“西装暴徒”。仗着自己有沃尔沃的血统,搞了个“都市对立美学”,说白了就是把一切能熏黑的都给你熏黑,能加碳纤维的都给你加上。它就像一个刚从健身房出来的程序员,穿着一身潮牌,肌肉线条若隐隐现,他可能一行代码没写,但气势上已经赢了。特别是那个03+,坐进去一堆Alcantara,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开这车都感觉自己年轻了十岁,虽然腰间盘可能不同意,但精神上已经高潮了。这是一种人设,一种“我虽然在格子间里敲PPT,但我心里住着一个赛车手”的信仰。
然后是MG7,这哥们就更会整活了。它不跟你聊性能,跟你聊“英伦优雅”。什么豹跃肩线,听着就像是某个修仙功法的名字。但它最狠的一招是全系标配无框车门。这玩意儿简直是撩妹神器,车门打开的一瞬间,那种通透感,那种高级感,直接拉满。隔壁的思域车主看了都得哭晕过去。还有那个三段式尾翼,说实话,我觉得设计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他肯定是觉得一段不够帅,两段不够颠,必须三段,有一种“道诡异仙”里那种层层递进的疯狂。这车就是告诉你,优雅和暴力是可以并存的,就像一个穿着晚礼服的特工,下一秒就能从裙子里掏出两把枪。
最后是长安UNI-V,这位更是重量级,人送外号“国产小A7”。它的出现,基本上就是对着所有同级别的合资车进行了一次闪电战。无边界格栅,加上那个标志性的升降尾翼,简直就是把“我很帅,快来买我”写在了脸上。这个尾翼还不是样子货,据说真能提供25公斤下压力。
我跟你讲,这25公斤的下压力,关键不在于它能不能让你过弯快0.1秒,关键在于它给你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金钟罩铁布衫”。就好像你给手机贴了钢化膜,虽然手机该碎还是会碎,但你心里踏实。这是一种科技玄学。说起来我楼下那台UNI-V,车主贴了个‘AE86’的贴纸,但他每天开得比共享单车还慢,可能是在进行一种意念漂移。
所以你看,这三台车,它们在干嘛?它们在进行一场大型的、荒诞的、充满表演性的行为艺术。它们把过去只有在几十上百万豪车上才能看到的元素,直接给你干到了十几万。这是什么?这是降维打击。如果说之前大家还在比谁的蛋糕做得好吃,那现在这几位就是直接把蛋糕拍你脸上,然后告诉你,面粉不要钱。
这些设计背后当然有技术,但消费者真的在乎那个技术吗?不,他们在乎的是技术带来的“结果”。无框车门会不会漏水?电动尾翼会不会坏?在“帅”这个核心需求面前,这些都得往后稍稍。我作为一个真的折腾过各种车的人,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任何看似牛逼的设计,最后都会败给时间和熊孩子。但能爽一时,就是能爽一时。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事实就是如此,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了。它就是一个修罗场,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这些车企都悟了,它们不再试图去教育用户,而是去迎合,甚至去引诱用户内心最原始的欲望。加大加大加大,帅就完事了。
你问我这三家谁更牛逼?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意义。会买领克03的人,就是喜欢那种性能钢炮的人设;会买MG7的人,就是沉迷于那种骚包的优雅;会买UNI-V的人,就是被那种未来的科技感拿捏得死死的。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我不管,我最酷”的自我宣言。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别再问谁更吸睛了。当这三台车停在一起,电动尾翼同时升起的那一刻,它们吸走的不是路人的目光,而是整个传统汽车工业的灵魂。
坏了菜了,时代真的变了。最好的设计不是让车更快,而是让车主的虚荣心,更快地得到满足。这才是真正的核心科技。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