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这打法,不像车企,更像个疯子!

我最近老在琢磨一件事儿,你说,满大街跑的这些绿牌车,尤其比亚迪,是不是有点邪门?

就跟病毒复制似的,前两年还零零星星,一转眼,红绿灯底下我前后左右都能凑一桌麻将了,全是汉、唐、海豹这些家伙。

这事儿不对劲,我敢打赌,王传福肯定背着我们偷偷拜过财神,要不就是掌握了什么外星科技。

直到我扒开他们家那个叫“财务报表”的东西瞅了一眼,我靠,我差点从椅子上出溜下去。

什么外星科技,这压根就是一“疯子”在当家!

上半年研发砸了308.8个亿,比同期的净利润高了快两倍。

听懂这黑话了吗?

意思就是,这家公司辛辛苦苦卖车,挣了一百块钱,然后扭头就花了两百块钱,去搞那些八字还没一撇的技术。

这操作放咱普通人身上,就是月薪五千,贷款一万去报名研究“永动机”,家里人得连夜把你绑去医院看看脑子。

比亚迪这打法,不像车企,更像个疯子!-有驾

搁在资本市场,华尔街那帮穿着杰尼亚、喷着古龙水的精英们,看到这种账本,估计得当场掐人中。

商业是啥?

商业是赚钱,是利润,是给股东一个交代。

你倒好,直接把利润表当废纸,玩起了“我花我自己的钱,让股东们无钱可花”的骚操作。

很多人都觉得比亚迪这路子野得看不懂。

你看看别家,都在干嘛?

请当红炸子鸡代言,开发布会,老板们穿着休闲装,模仿着乔布斯的口气,聊着情怀和梦想。

再不济,直接降价,一万不行就两万,价格屠夫当得不亦乐乎。

比亚迪这打法,不像车企,更像个疯子!-有驾

这些招数立竿见影,销量“蹭蹭”往上涨,报表好看,皆大欢喜。

比亚迪呢?

它像个闷葫芦,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在过去十三年里,有十一年,这家伙的研发费用都像个失控的疯子,死死压在净利润头上。

你算算,累计两千多亿,就这么无声无息地填进了技术的无底洞。

这已经不是什么“长期主义”了,这就是一场豪赌,赌桌的另一头,坐着的是整个行业的未来。

这就像一场漫长的F1比赛。

发车时,所有人都紧盯着仪表盘,计算着油耗,琢磨着哪个弯道可以抄个近路,想着怎么拿下分站冠军。

比亚迪开着开着,突然一打方向盘,直接拐进了P房,跟工程师说:“这发动机没劲,拆了。咱们别比赛了,先给我十年,我现场手搓一个小型核反应堆出来。”

比亚迪这打法,不像车企,更像个疯子!-有驾

所有人都惊了,都以为比亚e迪疯了,退赛了。

可十年后,当大家的赛车还在为一箱油能多跑两圈而沾沾自喜时,一道黑影“嗖”地一下掠过终点线,回头还纳闷地问:“咦,你们怎么还在这儿?”

现在明白了吧?

什么刀片电池、DM-i混动、e平台3.0,这些听起来就脑仁疼的技术名词,就是那个在小黑屋里搓出来的“核反应堆”。

当别人还在为电池“热失控”搞得焦头烂额时,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直接让“自燃”这个词,快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滚蛋了。

当大家还在为油价破九而哀嚎时,DM-i混动一脚油跑出个三点几的油耗,开一箱油能从北京跑到上海,搞得加油站都快成濒危物种了。

所以,你现在坐进一台比亚迪车里,踩下电门,感受到的那种蛮横又安静的推背感,背后撑着你的,就是那几千亿白花花的银子。

你敢在周末,脑子一热就载着家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用再像个强迫症患者一样,在地图上把沿途的充电桩一个个标出来,这份心里不发慌的底气,就是用钱堆出来的。

比亚迪这打法,不像车企,更像个疯子!-有驾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你这是把比亚迪吹上天了,吉利、长城、上汽,哪个不是响当当的角儿?

没错,都是英雄好汉。

但打法不一样。

别人是在规则内把游戏玩到极致,而比亚迪这个“颠佬”,是直接掀了桌子,说:“这游戏不好玩,咱们换个规则,我来定。”

这种降维打击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领先不是靠营销,不是靠一两个天才的设计,而是靠着数万名工程师,用十几年的时间,一行行代码、一张张图纸、一次次失败的实验,硬生生堆出来的技术壁垒。

这种壁垒,对手看得见,摸得着,但就是跨不过去,这才是最让人憋屈的。

所以下次你在路上看到一台绿牌的比亚迪悄无声息地从你身边滑过时,别只把它当成一辆普通的家用车。

它其实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豪华”是什么——不是真皮沙发,不是镀铬亮条,而是你看不到的、那些被千亿研发费用浸泡过的技术底牌。

比亚迪这打法,不像车企,更像个疯子!-有驾

这牌,打得有点狠,甚至有点不讲道理,但对我们这些只想安安稳稳开车回家的人来说,真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