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上海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让所有到场的人都感觉像是提前穿越到了未来。
主角是特斯拉,他们带来了一款新车,名叫Cybercab,这车一亮相,就把大家的眼球都给吸走了。
为什么呢?
因为它长得太不一样了。
金色的流线型外壳,看起来就很有科技感,但最颠覆人认知的,是车里面。
你拉开车门一看,会发现方向盘不见了,脚底下的油门、刹车踏板也通通消失了。
车里头就只有两排相对的座椅,像个小小的会客厅,中间还有一块智能屏幕。
这下可把人给看蒙了,这车没方向盘,没踏板,那该怎么开呢?
难道是用意念控制不成?
其实,这正是特斯拉想展示给大家看的未来出行方式。
这辆车根本就不需要人来开,它是一辆彻头彻尾的全自动驾驶汽车。
乘客坐进去之后,只需要通过语音,或者在屏幕上点几下,告诉它你想去哪里,它就能自己规划路线,自己启动,自己把你安安稳稳地送到目的地。
这背后依靠的是一套非常聪明的系统,特斯拉管它叫“纯视觉”方案,再加上一个叫做“端到端神经网络”的大脑。
说白了,就是这辆车全身装满了摄像头,像无数双眼睛一样,实时观察着周围的路况、行人和车辆,然后把这些信息传给一个会像人一样思考和学习的电脑大脑,这个大脑会直接判断该怎么走,而不是像以前的自动驾驶那样,需要工程师提前设定好各种规则。
这种方式更接近人类驾驶的直觉。
更关键的是,这不只是一个停留在展台上的概念模型。
特斯拉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价格,他们计划在2026年就开始大规模生产这款车,并且要把成本控制在3万美元以内,这个价格相当有竞争力。
这些车造出来不是为了卖给个人,而是要组建成一个庞大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队,也就是大家常说的Robotaxi。
实际上,特斯拉的这个计划已经在美国的一些城市悄悄开始了。
从2025年6月起,在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已经有一些经过改造的特斯拉Model Y车型在路上提供无人驾驶的网约车服务了。
虽然为了安全起见,现在车上还坐着一位安全驾驶员,但这些车已经自己跑了上百万公里的路程。
马斯克的目标是,在未来几个月内就把这位“监督员”给请下车,让车辆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并且计划到2025年底,在全球八到十个城市都铺开这项业务。
说到这里,一个问题就来了:这么重要、这么代表未来的产品,为什么特斯拉选择在中国的上海进博会进行它在整个亚太地区的首次亮相呢?
这背后其实大有文章。
这就要从特斯拉和中国的渊源说起了。
时间回到八年前,第一届进博会举办的时候,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还不存在。
当时,当大家听说特斯拉要来中国建厂时,很多人心里是打鼓的,充满了担忧。
大家把特斯拉比作一条凶猛的“鲶鱼”,担心它一进入中国市场,会把我们本土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冲击得七零八落。
毕竟,那时候我们的国产品牌在技术、品牌影响力上,和特斯拉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完全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
特斯拉上海工厂以惊人的“中国速度”建成投产后,这条“鲶鱼”确实搅动了整个市场,但它带来的不是毁灭性的打击,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活效应。
它就像往一池平静的水里扔进了一块大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
国内的汽车品牌,比如蔚来、理想、比亚迪等等,突然发现身边来了一个高手,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为了不被市场淘汰,大家只能拼命地提升自己。
蔚来开始优化它的换电服务,让用户体验更好;理想则在增程技术上不断深耕,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比亚迪更是加速了刀片电池的研发和迭代,在安全和成本上做到了极致。
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都被迫进入了一种加速快跑的良性竞争状态。
结果就是,我们的国产品牌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在竞争中变得越来越强大。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到了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产销量已经超过了1100万辆,其中我们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更是超过了八成,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的到来,还盘活了整条产业链。
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实行了深度的本土化策略,零部件的本土化率超过了95%。
这意味着,一辆在上海生产的特斯拉,它身上绝大部分的零件都是由中国企业提供的。
这给像宁德时代这样的本土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拿到特斯拉的订单,这些企业必须把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升到国际一流标准。
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不仅仅是供应商,更是合作伙伴,和特斯拉一起成长,一起研发。
宁德时代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通过为特斯拉供应电池,不断提升技术,最终超越了韩国的LG,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
因为有了特斯拉这个龙头企业,上海临港地区也迅速形成了一个产值高达数千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进博会这个平台,就能理解它的真正价值了。
它不仅仅是一个让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展会,更是一个倒逼国内产业升级、促进国内外企业深度合作的“催化剂”。
通过把特斯拉这样的世界顶尖企业引进来,让国内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与高手过招,从而在竞争中学会游泳,变得更强。
这种开放的姿态,带来的好处是全方位的。
这种影响已经超出了汽车制造本身。
特斯拉在中国不仅建了汽车工厂,还建了储能超级工厂,生产的大型储能设备将供应全球市场,这又与我们国家的“双碳”目标不谋而合。
进博会举办了八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已经不再把中国仅仅看作是一个巨大的销售市场。
他们看中的,是中国的创新活力、完善的供应链和丰富的人才资源。
就像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说的那样,过去美国企业来中国是为了开拓市场,现在他们来中国,更是为了在这里扎根,利用中国的优势为全球服务。
你看,本届进博会上,美国企业的参展面积连续七年都是第一,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面对一些国家搞“脱钩断链”的杂音,这些全球商业巨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出了信任票。
这背后,是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的决心和诚意。
就像那辆没有方向盘的特斯拉Cybercab所预示的那样,当一个国家选择打开大门,与世界共享机遇时,未来的发展速度可能会远超我们的想象。
开放合作,从来都不是单行道,而是一条能让所有参与者共同受益的康庄大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