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智能电动汽车快速崛起,线控底盘(x-by-wire)这个听起来略显冷门的技术词汇,正在成为“下一代汽车架构”的关键热词。
尤其在最近小米SU7、小鹏MONA、智己L6等新势力车型相继推出搭载“线控”系统的量产车型后,“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换挡”等技术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更有多家主机厂宣布将在线控底盘平台上开发全新智能化车型。汽车行业的一场“底盘革命”,正悄然展开。
1.什么是线控底盘?为什么现在这么火?
所谓“线控”,就是用电子信号替代机械或液压连接,完成对汽车方向、制动、加速、悬架等底盘系统的控制。相比传统机械结构,线控底盘具备以下核心优势:
更高响应速度:指令从脚下到轮上只需毫秒级响应;
更灵活的空间布局:取消机械连杆,车内设计自由度大幅提升;
更强OTA能力:底盘控制系统可随软件迭代持续进化;
自动驾驶适配度高:是实现L3/L4级智能驾驶的基础支撑技术。
可以说,线控底盘不仅是造车技术路线的升级,更是“车轮上的智能平台”的核心底座。
2.从辅助到主导:线控技术正在量产化“提速”
过去几年,线控底盘更多应用于豪华品牌(如雷克萨斯、英菲尼迪)或概念车。但2024年以来,中国车企加快技术落地节奏,线控底盘正从“概念”走向“普及”:
小鹏XNGP平台实现转向/制动/换挡线控三合一,全面对接高阶自动驾驶;
小米SU7首次搭载“博世OneBox集成式线控制动”,提升智能驾驶接管稳定性;
华为乾崑底盘平台整合线控悬架与主动安全模块,提供“全栈底盘域控制”;
国内Tier1如伯特利、安波福、拓普、惠程等也正加速线控模块本土化攻坚。
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中国车企和供应链已在底盘智能化战场上占据先发优势。
3.为什么线控底盘是未来趋势?
线控底盘之所以成为行业“必争高地”,原因不仅是“炫技”,而在于它打开了以下三个“关键潜能”:为自动驾驶提供底层接口:
没有线控,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L4自动驾驶;
实现“软件定义底盘”:可编程、可OTA、可模块化设计,实现平台快速复制;
提升驾驶体验与安全性:精准控制+多模式切换,带来远超机械结构的操控自由度。
正因如此,有业内专家断言:“得线控者得智能驾驶”。
4.从前装热战到平台化集成,线控底盘仍处蓝海
尽管当前线控底盘的应用仍以高端车型为主,但随着电子电气架构集中化、域控芯片国产化、软件定义车辆理念普及,未来5年内:
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将加速下沉至20万元以下车型;
线控系统将与智能底盘、热管理、电驱系统形成跨域融合;
主机厂将不再采购“零件”,而是采购“可成长的底盘平台”。
这将给国内的零部件厂带来巨大的“结构性机会”。
5.线控底盘,不只是智能车的基础,更是国产车弯道超车的新机会
今天的线控底盘,就像5年前的三电系统,正从幕后走向台前,重塑智能汽车的技术底座。谁能率先建立自己的底盘域控制生态,谁就拥有未来智能出行的“关键控制权”。
AEE2025中国汽车底盘生态链展览会将于10月22-24日在苏州举办,汇聚来自全球的300+领先企业,全面展示涵盖底盘设计开发、智能底盘、EMB线控制动、线控转向、智能悬架、底盘轻量化、底盘电动化、材料与工艺、装配与测试、动力与驱动、电池与托盘等最新技术与解决方案。
展会同期举办12场底盘专题论坛,涵盖底盘设计开发、智能底盘、制动、悬架、转向、轻量化、一体压铸、测试、副车架、电池托盘等专题,覆盖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全车型底盘解决方案,百余位国内外顶级技术专家现场分享,三天沉浸式洞察未来底盘趋势,这是汽车底盘人的行业盛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