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买创维EV6?顶配尊享版能否打破“电视跨界”魔咒?

创维汽车近日抛出一枚“深水炸弹”——旗下纯电中型SUV EV6惜艾尊享版 以 39.8万元 的顶配身价上市。作为一台定位家用市场的中型SUV,这一价格直接比肩豪华品牌入门车型,引发业内哗然。从电视巨头跨界造车,到剑指高端市场,创维EV6的“豪赌”能否赢得消费者买单?

40万买创维EV6?顶配尊享版能否打破“电视跨界”魔咒?-有驾

顶配堆料拉满,但“性价比”成争议焦点

惜艾尊享版作为全系旗舰,核心亮点集中在 800伏高压平台 和 豪华配置包 上:

性能与补能:搭载250kW前置单电机,CLTC续航520km,支持 7.8分钟快充(30%-80%) ,补能效率跻身第一梯队;

舒适配置:前排座椅通风/按摩、主驾一键睡眠、棕色Nappa真皮内饰、自动防眩目后视镜等,主打“移动头等舱”体验;

智能安全:L2+级智驾系统(含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盲区监测等),以及前排侧气囊、侧气帘等被动安全强化 。

然而,对比同价位竞品,其性价比引发质疑:

小鹏G6(17.68万起)标配XNGP高阶智驾,续航达700km+;

比亚迪海狮07EV(18.98万起)以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主打安全;

极狐阿尔法T5(11.98万起)则用华为ADS 2.0智驾系统实现“降维打击” 。

创维EV6的“尊享”标签,在消费者眼中更像“电视品牌溢价”——毕竟,39.8万买一台跨界而来的电动车,需要极大的信任门槛。

40万买创维EV6?顶配尊享版能否打破“电视跨界”魔咒?-有驾

销量困局难破,高端化胜算几何?

自2023年上市以来,创维EV6月销量长期徘徊在三位数,2024年4月更是跌至纯电车型销量榜第144位 。尽管新增顶配车型试图拉升品牌形象,但市场反响冷淡:

品牌认知薄弱:消费者对“电视厂造车”的技术实力存疑,核心三电依赖外购(如孚能科技电池) ,缺乏自研背书;

定价策略失衡:10.98万-39.8万超宽价差,导致主力走量车型(15万级)与旗舰版形成“断层”,高端市场缺乏说服力;

用户痛点未解:入门车型被诟病车机卡顿、续航虚标,高端用户更关注品牌溢价与长期服务保障,而创维尚未建立体系化售后口碑 。

40万买创维EV6?顶配尊享版能否打破“电视跨界”魔咒?-有驾

跨界造车的启示:技术深耕比“跨界噱头”更重要

创维EV6的困境折射出跨界车企的共性难题:

技术积累不足:相比华为、小米等依托生态链入局的品牌,创维在智能驾驶、电池技术等核心领域缺乏沉淀;

用户心智难破:家电领域的“性价比”标签与高端汽车需求形成冲突,消费者更愿为特斯拉、比亚迪等“专业玩家”买单;

生态协同缺失:创维虽提出“车家互联”,但实际体验与小米、华为的生态整合差距显著,未能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

40万买创维EV6?顶配尊享版能否打破“电视跨界”魔咒?-有驾

高端化不是“价格游戏”

创维EV6惜艾尊享版的推出,展现了传统企业转型的勇气,却也暴露了对市场规律的误判。在新能源赛道,价格战与配置堆砌只是表象,技术护城河与用户信任度才是决胜关键。若创维无法解决品控稳定性、智能化体验等核心问题,即便顶配车型再“尊享”,也难以扭转“小众玩具”的命运。

网友热议:

“电视做得好就能造好车?雷军都不敢这么玩!”

“39.8万买这车?不如加钱上Model Y,至少人家有牌面。”

“希望创维先解决车机死机问题,别再让我在高速上‘重启人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