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的新能源渗透率已经逼近60%,意味着每卖出去10辆车,就有6辆是新能源。
比亚迪还是那个霸主,单月狂卖37.36万辆;零跑这匹黑马却杀出来了,以5.7万辆的成绩拿下新势力第一;理想却意外跌出了前三,同比下滑超40%。
01 比亚迪稳坐王座,海外出口成亮点
先说比亚迪吧。37.36万辆的月销量,几乎和去年同期持平。说实话,在这个价格战疯狂的市场里,能稳住就是胜利。
比亚迪的海外销量成了亮点,8月份出口竟然达到8万多辆,同比激增146.4%。这意味着比亚迪已经不满足于在国内卷了,正在全球市场复制它的成功模式。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比亚迪现在有8艘滚装船,其中7艘已经投入运营。这分明是在打造一个全球物流体系!看来王传福的野心不止是中国市场,而是要像丰田、大众那样成为全球巨头。
02 零跑成最大黑马,性价比策略见效
零跑这次真的实现了“领跑”。5.7万辆的月交付量,同比增长超88%,连续6个月拿下新势力第一。
我记得几年前大家还在讨论“蔚小理”格局,现在突然变成了“零小问”。零跑凭什么突围?说白了就是极致性价比:车价覆盖6万-20万元区间,正好踩在了最主流的消费区间。
他们8.98万元起的零跑B01车型,上市一个月大定就超过2万辆。这个价格真的很狠,相当于直接把电动车拉到燃油车的价格区间。我身边就有个朋友卖了燃油车换了零跑,他说:“省下的油费都够还车贷了。”
03 新势力格局洗牌,理想意外掉队
新势力阵营真是冰火两重天。零跑、小鹏、蔚来、小米交付量都破3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小鹏同比增长169%,蔚来也增长55.2%,都表现不错。
但理想却意外掉队了,8月只交付了2.85万辆,同比下滑超40%。要知到,理想曾经是2024年的新势力销冠啊!这事儿其实挺让人意外的,毕竟理想的增程技术曾经那么受欢迎。
李想在微博上表示,2025年是理想正式进入纯电SUV的第一年。看来理想正在经历转型阵痛期,从增程转向纯电的道路并不好走。其实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车企能不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太重要了。
04 华为赋能车企,鸿蒙智行量价齐飞
问界系列8月交付了4万辆,守住新势力第二的位置。更恐怖的是鸿蒙智行的成交均价高达38万元,实现了真正的量价齐飞。
华为加持的车企为什么能卖这么贵还有人买单?说白了就是智能化赋能。问界M9交付10067辆,成为50万级以上市场销量冠军;M8交付21537辆,拿下40万级市场销冠。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买高端电动车的人,不光看续航和性能,更看重智能体验。华为直接把手机领域的生态优势复制到了车上,这种降维打击传统车企真的很难应对。
05 传统车企转型加速,吉利表现亮眼
传统车企也没闲着,吉利8月总销量25.02万辆,同比增长38%。新能源销量超14.7万辆,同比增长95%,创下历史新高。
吉利为什么能转型这么成功?我觉得关键是多品牌战略玩得溜:吉利银河主打大众市场,8月销量11.07万辆,同比大增173%;极氪和领克则深耕中高端市场。
这种打法很聪明:不同品牌针对不同人群,分散了单一市场的竞争风险。说真的,现在车企要想活得好,必须像吉利这样有战略纵深,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长安也是传统车企转型的榜样,8月新能源销量8.8万辆,同比增长80%。深蓝汽车交付28235辆,同比增长40%;阿维塔销量10565辆,同比增长185%。传统车企一旦发力,还是很可怕的。
06 全球格局生变,中国车企集体出海
你有没有注意到?中国车企正在集体出海。比亚迪出口8万多辆,奇瑞出口12.95万辆,长安海外销量5.6万辆,连零跑都要去德国慕尼黑车展亮相了。
中国电动车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开始全球布局了。奇瑞连续4个月出口突破10万辆,继续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这个数据真的让人惊讶,说明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已经在全球有了竞争力。
07 产能成制约因素,小米等车要53周
销量好的车企也有烦恼:产能跟不上。小米SU7和YU7的部分车型交付周期长达53-56周。这意味着什么?现在下单,要等一年才能提车!
蔚来李斌也承认:“做新一代ES8计划的时候对市场热情预估还是保守了,现在整个供应链正在全力加产能。”
车企从担心卖不出去,变成了担心造不出来。小米现在未交付订单超过40万台,按照现有产能,部分用户真的要等一年以上才能提车。
回看八月战绩,比亚迪的霸主地位依旧稳固,零跑这样的黑马靠性价比打开了市场,华为系车企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每天创作不易,您的「点赞关注」就是我熬夜码字的充电桩️!「关注我不迷路」,我会持续用大白话生动形象讲透复杂市场——毕竟我们的目标一致:赚认知内的钱,躲风险里的坑。
你最近在看车吗?是选性价比高的零跑,还是智能化强的小鹏,或者为华为生态买单?留言区聊聊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