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不少新能源的消息,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问题,真的是让不少车主头疼。高温天续航掉得厉害,有的数据说,夏天一暴晒,车子的续航能掉个25%到30%,原先冬天掉电那种尴尬场面,现在夏天也来了。对搞新能源的朋友来说,这就是个不小的麻烦,用车体验打折扣,推广也跟着遇到新问题。
这种情况,怎么形容呢?就像给行业敲了一记警钟,必须得搞技术升级,不然老掉电,谁还敢买新能源车?尤其是长途或者对续航有要求的场景,电车就真心不敢用。
现在大家都盯到固态电池上了。为啥它受关注?说白了,固态电池这东西,就比原来的电池牛多了,既安全,又能量密度高,还耐用。谁能把这技术拿下,谁就可以说在新能源这一块有话语权。
比如那个国轩高科,出了一个名叫金石的固态电池。这个电池能量密度能做到525Wh/kg,说白了,比特斯拉现在用的4680电池直接翻倍。这种高能量密度带来的好处,大家都懂——电池不加大,可以储存更多电,也就意味着千公里续航不是梦,基本上能解决大家“充电焦虑”。
但固态电池牛在哪,不光是续航高,还在于安全和耐用。夏天冷天开,都不怕自燃,不像有些电池遇到极端天气或者撞击,会起火爆炸。人家固态电池稳定得很,用起来安心,而且用得也久,经济账一算,保养更省钱,这才是老百姓看重的。
但话说回来,固态电池也有难点。最关键的就是固态电解质。这玩意儿,是电池最核心的材料,安全性、稳定性、能量密度,全靠它撑着。以前大家用的是液态电解质,怕高温怕过充,容易出问题。而固态电解质是“不可燃”的,安全性能摆在那,温度低高都能用,而且能量密度也高,电池变得更强悍。
不过这个领域,能做固态电解质的材料有几种,大体分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和聚合物。特别是氧化物和卤化物这两个路线,需要用到一个金属——锆。锆这个东西在全世界都不算多,中国国内锆的储量其实很少,还不到全球1%,所以一直依靠进口。谁能把锆掌在手里,谁在这个行业就有主动权。
说到锆,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企业,三祥新材了。这家公司算得上是锆材料领域的龙头老大,产品线又多,技术又强。2024年,公司的锆产品贡献了83%的营收,电熔氧化锆的产能能做到全国第一,达到2.6万吨。这个规模,放眼全国都难找到第二家。所以公司想进入固态电池领域,硬实力是有的。
三祥新材也不是只会靠着原有产品吃老本的,别人还在实验室摸索的时候,三祥已经开始在固态电解质材料上布局双线了。怎么个布局法?一方面操作氧化物路线,靠自产的氧化锆原料,开发出LLZO、LLZTO这类含锆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还已经送样测试了,意味着不是说说而已,开始接触市场了。氧化物电解质的中试生产线也已经有了设计,设备也在配套当中,一旦建好,大规模生产不是难题。
另一边,公司在卤化物路线也没有落下,搞了锆基卤化物材料开发线,已经通过了客户初步验证,甚至开始小批量供货了,也有产品去到了固态电池工厂。这种小批量供货是真正的“试水”,既能磨产品,也能接触用户需求,给后面的大批量做准备。
实际上,三祥新材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锆材料还可以切到核电领域中。核电方面,海绵锆就是必不可少的材料。在这块,公司年产能5000吨,2024年卖了2800吨,国内占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最近几年,核电项目加速,对核级海绵锆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公司也做了升级,能做核级海绵锆,年产能1300吨,往更高端走了一大步。核级海绵锆难度高,对杂质、稳定性要求非常严,能做出来,说明工厂的工艺和管理都不是一般水准。
更牛的是,2025年4月,三祥新材直接砸了2000万买下了山东金鸾科技的锆铪分离技术。这个技术能把氧氯化锆里的锆铪分开,特别适合生产核级海绵锆用的原料,还能顺道做出氧化铪。氧化铪是做半导体、高温合金尚要用到的材料,也是过去“卡脖子”的技术。很多年中国都靠进口,这回三祥新材拿下技术,能自产了,不用再被人卡住。
别看是技术细节,但经济效益挺吓人,核级海绵锆能卖到50万一吨,氧化铪能卖900万一吨,这利润和影响力可不是简单的增收那么点事。三祥新材以后这两块市场都能进军,业绩提升就是指日可待的事。
但是大家也注意到,毕竟公司现在的主营还是锆材料,而锆的主要应用领域,比如陶瓷、耐火材料、金属锆材,这几年都受市场拖累,房地产不景气、环保压力大、产能过剩,导致需求萎缩。三祥新材2024年营收和利润都下滑,2025年一季度也没看到回暖。
但说实话,市场没人能控制,宏观经济下行,这是每个企业都遇到的难题。关键是怎么应对,三祥新材没有坐等死,而是在固态电池和核电材料的高端市场横向扩展。
比如固态电池这块,三祥已经布局了年产10万吨氧氯化锆和2000吨纳米氧化锆。氧氯化锆不仅能做氧化物电解质,还能做卤化物电解质,这叫一鱼两吃,多路线都能踩到,谁家做大都能搭上车。现在已经跟清陶能源等头部企业供货,已进了产业链。
看未来,全球固态电池预计就在2026到2030年迎来量产潮,到时候车企、电池厂的大批量采购会拉动原材料需求。三祥新材现在提前布局,有技术、有客户、有产能,到时候大蛋糕可以抢得上。
核电领域也是一样。国内大力发展核电,核级海绵锆的需求也在涨。辽宁华锆和南京佑天的订单签了2.45亿,法国客户也签了,欧洲市场都打开了。按照未来核电装机预测,到2030年核级海绵锆需求可能超4000吨,这种大市场,三祥新材作为少有的供货商,能吃到红利。
总的来说,三祥新材现在虽然业绩暂时受传统市场拖累,但是在高端材料上蓄力多年,已经显现成果。核级海绵锆的大订单是第一步,固态电池的大市场正在酝酿。这两条线,不管是哪一条爆发,都能把公司带进新高地。
展望未来,三祥新材肯定还会加大技术投入,在产品创新上继续发力。随着核电和新能源固态电池这两大行业形成增长极,公司也会跟着市场节奏,不断拓展客户、提升产品附加值、布局上下游生态。只要方向对,步子稳,等到风口一来,三祥新材绝对能翻身,从传统材料跃升到高端材料的全国第一梯队。中国材料领域急需这样能扛得住产业升级的企业,到时行业内外的关注度也会更高。
最后,不管是新能源也好,核电也罢,三祥新材这种“固态电池+核电”双龙头的格局已经很明显了。只要坚持创新、稳定生产管理、市场持续扩展,这样的企业未来肯定是压不住的,不仅对行业有推动,对国家高端制造也是好事。大家可以拭目以待,看看三祥新材到底能做到什么高度,能不能把中国锆材料推到全球领先。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