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万元,宇树科技的R1,明年能成为机器人界的特斯拉吗

今年7月25日,宇树科技正式发布了这款UnitreeR1。3.99万元的起售价,几乎颠覆了人们对人形机器人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认知。

这个价格,不仅远低于其前代产品G1近10万元的售价,更是让普通人触手可及。这台机器人重量控制在约25公斤,支持开发者进行二次开发和功能改制。

它集成了语音和图像多模态大模型,意味着它能听、能看,能理解人的指令。王兴兴毫不掩饰他的野心,他要推动消费级人形机器人走向规模化应用。

光有低价还不够,宇树科技在核心技术上也取得了突破。近期通过算法革新,他们研发出了“反重力模式”。

3.99万元,宇树科技的R1,明年能成为机器人界的特斯拉吗-有驾

这种模式让机器人拥有了超强的平衡能力。即使在剧烈的外力干扰下,它也能自主恢复站立姿态。

王兴兴在现场展示了升级后的机器人,它能够精准完成各类舞蹈动作甚至武术套路。更令人惊叹的是,“机器人连续后空翻的成功率基本可以保证在100%左右”。

王兴兴透露,今年上半年,国内机器人行业发展异常火热,“中国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平均增长率达50%到100%”。

不久前,宇树科技与智元机器人共同中标了中国移动旗下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总金额高达1.24亿元。而行业龙头优必选更是在9月初获得了2.5亿元大单,这是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的单一合同。

3.99万元,宇树科技的R1,明年能成为机器人界的特斯拉吗-有驾

宇树科技的产品迭代速度惊人。王兴兴在数贸会上透露,下半年将发布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其机身线条设计流畅,将突破传统工业机械形态。

这家公司正在多条产品线并行推进。据他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透露,以2024年为例,公司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组件产品的销售额分别占约65%、30%和5%。

2025年,被业界普遍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人形机器人正加速从实验室、表演舞台走进工厂车间。

《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占全球约50%。

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约27%。王兴兴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预测,未来几年,全行业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可以保证每年翻一番。

他甚至大胆判断,“如果出现更大技术突破,未来2至3年内,突然一年出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台也有可能”。

3.99万元,宇树科技的R1,明年能成为机器人界的特斯拉吗-有驾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业内将人形机器人分为“大脑”、“小脑”和“本体”三部分。

“大脑”负责决策以及智能信息处理,比如分析指令、识别环境等;“小脑”专注于实现对“本体”的精准控制;“本体”则切实承担具体的运动任务。今年以来亮相的一些产品,充分展现了这些关键技术能力的提升。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宇树科技展示的G1格斗款人形机器人采用了先进的动态平衡算法,具有出色的“小脑”控制能力,出拳、高踢腿等动作一气呵成,展现了较高的运动协调性。

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阶段被类比为2012-2014年的电动汽车行业。2025-2026年类似于特斯拉ModelS/X的规模化量产阶段。

预计2025年,中国和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销量将达到1.5万至2万台,标志着市场的初步起量。

3.99万元,宇树科技的R1,明年能成为机器人界的特斯拉吗-有驾

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从业人员总数超过十亿,假设机器人渗透率达到一定水平,每年全球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量可达0.8亿台。

报告指出,随着成本下探与生态完善,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人形机器人作为“以人为中心”的通用载体,被认为是未来智能终端的核心入口。

王兴兴在数贸会启动仪式上描绘了他的愿景:“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智能机器人将会遵循过去计算机的发展规律,在文娱和适用两个领域齐头并进地发展。

人形机器人在体育赛事、商业服务、工厂落地等领域,将会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生活中。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