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面崛起,产量跃居全国第四

8月2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中国重汽莱芜厂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记者见面会,主题是“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场发布会不仅回顾了山东汽车工业的辉煌历史,更展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新布局和突破。

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面崛起,产量跃居全国第四-有驾
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面崛起,产量跃居全国第四-有驾

山东的汽车工业可以追溯到1960年,当时原济南汽车制造厂生产了我国第一批重型汽车——黄河牌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65年后的今天,山东再次站在了汽车产业的前沿,这次的主角是新能源汽车。发布会上,中国重汽、魏桥汽车科技、特来电、丰元锂能四家企业分享了各自的创新历程,展现了山东汽车产业从传统到新能源的螺旋式发展。

中国重汽作为山东汽车工业的“老大哥”,在新能源领域同样表现抢眼。今年上半年,其新能源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45%,构建了覆盖L1至L4多平台、高中低档互补的智能产品矩阵。魏桥汽车科技则围绕“轻量化”做文章,通过铝合金底盘、悬架等设计,不仅减轻了车身重量,还提升了续航能力,减少了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特来电的充电网络遍布366个城市,接近80万个充电终端,其快充、超充技术能在十分钟内充满一辆家用小汽车。丰元锂能则在电池技术储备上不断突破,从磷酸锰铁锂到单晶三元材料,再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储备丰富。

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面崛起,产量跃居全国第四-有驾

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不仅依赖于这些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更得益于全产业链的系统性突破。从上游的锂矿开采、电芯生产,到中游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制造,再到下游的整车生产及后续服务,山东在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突破。这种全链条的系统性优势,使得山东不仅整车产量居全国前列,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以及智能网联等核心部件也加速起势。

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面崛起,产量跃居全国第四-有驾

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另一大优势,是抓住了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变革的机遇。传统汽车赛道发达国家有先发优势,但新能源汽车让大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山东通过强化企业的科研、市场等多因素综合驱动,走出了一条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独特路径。中国重汽突破新能源商用车高压电控系统、高效电驱动系统等一批“卡脖子”技术,魏桥持续聚焦“轻量化”做文章,特来电瞄准电池安全使用开发两层防护系统,丰元锂能则优化了快充、长续航这两个关键指标。

山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上,还注重产业链的开放竞争与高度协同。2004年以前,山东以中国重汽、中通客车、福田汽车等商用车企为主,2005年到2020年,一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国内乘用车骨干企业相继落户,带动乘用车板块逐步发力。近几年,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头部新能源车企又陆续在山东布局。不同企业在市场竞争合作中加快人才与技术流动,推动产业持续进步。

今年上半年,山东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3.2万辆,同比增长107.1%,居全国第4位,较去年提升5个位次。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山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全面布局和持续创新。从中国重汽的智能产品矩阵,到魏桥的轻量化设计,再到特来电的充电网络和丰元锂能的电池技术,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书写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故事。

山东的汽车工业,从第一辆重型汽车“驶出”的地方,到如今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崭露头角,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未来,山东还将继续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发力,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为全球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更多“山东好品”。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