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8万轩逸真心版!增配还是减配?老车主直言痛点
价格战下的“生存法则”
2025年,轩逸被朗逸反超了。
上半年销量差距仅6000台。
日产急了。
于是,8.98万的“真心版”横空出世——官方指导价12.39万,一口价直降3.41万。
但便宜的背后,是刀刃向内的大手术。
增配:面子工程做足了
前脸换上V-Motion 3.0设计。
熏黑格栅。
贯穿式镀铬条。
主动进气格栅首次下放——车速越快,格栅闭合越紧,风阻系数压到0.26Cd,油耗省0.3L。
大灯全系LED。
自动开闭+延时关闭。
夜间进小区再也不用摸黑找按钮。
倒车影像成了标配。
对于4.6米车长的紧凑轿车,窄车位倒车终于不用凭直觉。
减配:刀刀砍在筋骨上
塑料方向盘代替真皮。
触感从“温润”降级到“硬邦邦”。
无钥匙进入消失。
钥匙得掏出来按,雨天拎菜时格外狼狈。
8英寸中控屏孤悬中央。
比高配12.3英寸屏小一圈,超智联2.0系统勉强支撑导航,但OTA升级后常卡顿。
最致命一刀:备胎彻底消失。
换成补胎液工具包。
长途自驾爆胎?只能等救援。
动力:十年不变的“佛系哲学”
还是那台1.6L自吸发动机。
135马力。
159牛·米。
CVT变速箱丝滑如旧。
优点?百公里油耗5.94L,一公里油费不到5毛。
缺点?零百加速12秒。
超车时油门踩穿,发动机嘶吼着“别催我”。
北方车主更苦:冬天冷启动保护,踩油门空转7分钟,水温上来才能走。
对手的刀更狠?
朗逸1.5L降价到7.58万,但砍了倒车雷达和雾灯。
轩逸“省心版”直接杀到7.58万——卤素大灯、脚刹、收音机都没了,中控台只剩储物槽。
而北美轩逸(Sentra)用2.0L+149马力+双联屏。
国产版?日产说:“中国市场,省钱才是正义”。
老车主的真心话
“开了7年轩逸,图的就是故障率0.38次/年”(行业平均0.52次)。
但新款的塑料方向盘和卤素灯,让人梦回2006年。
要省钱?选6.98万经典版,后期加装雷达和屏幕不到5000元。
要安心?上9.48万智驾版,360影像和ProPILOT堵车时能救命。
若常跑长途?多花3000块买备胎——厂商不配,自己不能不要。
结尾:省下的钱,真够补短板吗?
8.98万买合资家轿,曾是痴人说梦。
如今轩逸做到了,代价是“毛坯变简装”。
当比亚迪秦PLUS用混动杀进9万区间,轩逸的油车信仰还能撑多久?
答案在车主脚下:2025年1-7月,它仍卖出超16万台。
毕竟,对于35岁以上家庭用户——“车是代步工具,不是科技玩具”。
你会选塑料方向盘但省3万的轩逸,还是多花2万买国产混动?评论区见真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