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3分钟售罄20万辆!哪些碳化硅厂商将受益?

小米3分钟狂卖20万辆!碳化硅产业链迎来“泼天富贵”?

昨晚,雷军站在聚光灯下,身后的大屏幕闪烁着小米YU7的售价:25.35万、27.99万、32.99万。

小米3分钟售罄20万辆!哪些碳化硅厂商将受益?-有驾

台下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而线上直播间更是炸开了锅——3分钟,20万订单;1小时,逼近29万。

这哪是卖车?

简直是“抢车”!

小米3分钟售罄20万辆!哪些碳化硅厂商将受益?-有驾

但狂欢背后,一个更值得关注的信号悄然浮现:小米汽车全系标配800V碳化硅(SiC)平台,这意味着什么?

当一家年销量可能直奔百万的车企,死磕碳化硅技术,整个产业链的格局恐怕要彻底改写。

20-30万市场:特斯拉和小米的“二人转”

翻开今年20-30万元纯电车型的销量榜,前三名赫然是特斯拉Model Y、Model 3和小米SU7。

而随着YU7的加入,这个市场几乎被两家包圆——特斯拉和小米,一个国际巨头,一个本土新贵,硬生生把其他玩家挤到了边缘。

小米3分钟售罄20万辆!哪些碳化硅厂商将受益?-有驾

更关键的是,这两家都在疯狂押注碳化硅。

特斯拉早在Model 3上就大规模采用SiC模块,而小米更狠,不仅主驱用SiC,连车载充电器(OBC)、空调压缩机控制器也全面升级。

这种“全系SiC”的策略,直接拉高了行业门槛——未来,没点碳化硅技术,车企怕是连牌桌都上不去。

800V高压战火升级,比亚迪和小米“贴身肉搏”

小米YU7全系800V,最高电压逼近900V,而就在几个月前,比亚迪直接甩出“全域1000V高压架构”,把战局拉到了千伏级别。

小米3分钟售罄20万辆!哪些碳化硅厂商将受益?-有驾

更微妙的是,比亚迪汉L EV和唐L EV的定价,和小米SU7、YU7几乎重叠,摆明了要正面硬刚。

这场“高压大战”背后,其实是碳化硅技术的军备竞赛。

800V平台能大幅提升充电速度和能效,但核心瓶颈在于碳化硅器件的成本和供应。

如今,小米和比亚迪的销量爆发,直接带动上游需求激增——谁能更快搞定SiC供应链,谁就能在下一轮竞争中占得先机。

小米3分钟售罄20万辆!哪些碳化硅厂商将受益?-有驾

国产SiC的机会来了?

目前,小米的碳化硅芯片供应商还是英飞凌、博世这些国际大厂,但国产替代的苗头已经出现。

比如:

芯联集成、瞻芯电子等本土企业正加速进入车企供应链;

扬杰科技的碳化硅MOSFET已量产,并打入小米、比亚迪的采购名单;

小米3分钟售罄20万辆!哪些碳化硅厂商将受益?-有驾

小米自己也没闲着,早早投资了芯联动力、飞锃半导体等SiC产业链公司。

“以前车企用SiC还得看海外脸色,但现在国内技术逐渐成熟,加上小米这种‘自家人’带头用,机会真的来了。”一位碳化硅行业人士感慨道。

结语:一场由小米掀起的“碳化硅风暴”

小米卖爆的不只是车,更是一条技术路线——全栈SiC+高压平台,正在成为智能电动车的标配。

而随着国产供应链的崛起,这场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

下一次,当你看到某家车企宣布“全面升级800V碳化硅”时,别忘了——这场变革的起点,可能正是小米那疯狂的3分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