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油箱里多了半格‘电子油’”。
一场静默的OTA推送,再次拉高了行业门槛,让150万车主一觉醒来发现爱车油耗直降10%,比亚迪用算法重新定义混动技术的进化逻辑。8月5日,比亚迪正式宣布第五代DM技术实现突破性升级——通过OTA远程更新,搭载该技术的全系车型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再降10%至2.6L,刷新全球混动油耗下限纪录。国家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的权威认证章,为这个数字盖上了钢印。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项升级“不卖新车、不搞换代“,而是通过无线推送直达超过150万第五代DM技术车主的爱车。无论是去年购入的老车主,还是今天刚提车的新用户,无需支付一分钱,油箱里的每一滴油都将被压榨出更高效率。
技术跃迁,油耗再破纪录的背后
当大多数车企仍将技术升级与新车绑定销售时,比亚迪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让老车“逆生长”。此次油耗进化成果将通过远程OTA推送给第五代DM技术所有车型,背后是超过万名工程师的协同作战。
核心突破点直指混动系统的效率极限。比亚迪那台传奇的1.5L混动专用发动机再度蜕变,在46%热效率的高峰上继续攀登。通过超高压缩比、深度米勒循环、低压EGR废气再循环等技术的全维优化,发动机在亏电工况下的运行效率被推向极致。
在电驱领域,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大规模应用带来革命性改变。新一代电控系统显著降低了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尤其在中低负载、频繁切换的城市工况下效果惊人。
真正引发质变的是AI深度介入动力系统。依托超过150万车主产生的海量数据金矿——月均28亿公里行驶里程、覆盖超180万种用户出行场景的“超级题库”,比亚迪构建了发动机AI模型和三电系统AI模型。这些模型如同不知疲倦的驾驶专家,为每一种路况、每一种驾驶习惯定制最省油策略。
用户账本,省油就是硬道理
对普通车主而言,技术参数远不如真金白银的节省实在。以秦L DM-i和海豹06 DM-i为例,满油满电续航2100公里的传奇里程如今再添惊喜:进化后每百公里油耗再降0.3升,全程可省油6.3升。
按当前92号汽油7-8元/升的价格计算,相当于加满一箱油直接少花40-50元。若以年行驶2万公里计算,车主每年可再节省约600元油费——而这仅仅是燃油经济性提升带来的基础收益。更让人惊喜的是,此次升级还包含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的提升。新增的多项智能泊车辅助和行车辅助功能,让用户体验全面进化。
颠覆传统,OTA改写汽车进化规则
此次升级标志着汽车产业价值链条的根本性转变。比亚迪没有选择推出新款车型收割市场,而是通过无感OTA让百万老车焕新,开创了混动技术持续进化的新模式。
传统车企的技术升级往往伴随着车型换代,消费者必须换车才能享受最新成果。而比亚迪的“硬件预埋+软件持续升级”策略,大幅延长了技术生命周期。
当竞争对手还在实验室里追赶比亚迪上一代2.9L油耗纪录时,比亚迪已通过OTA将门槛提升至2.6L。这种“代际碾压”的背后,是比亚迪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上的战略远见。
“技术进阶让用户出行更省”,比亚迪的宣言朴素却有力。超过150万车主成为技术进化的共同参与者,他们的每一次出行都在为系统优化提供数据养分,最终又通过OTA升级回馈给所有用户——构建了良性的技术进化闭环。
行业地震,重新定义混动标杆
在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问世前,全球混动技术的话语权长期被日系品牌把持。而如今2.6L的亏电油耗,让中国混动技术站上全球巅峰。46%的发动机热效率、75kW/L的电驱功率密度、AI全局能量管理——比亚迪在三大核心技术维度同时突破。
此次升级进一步拉大了比亚迪与追赶者的身位差距。当其他品牌还在消化比亚迪上一代技术时,软件定义汽车的新范式已经建立。
产业链上游企业也随之腾飞。福达股份的混动曲轴、湘油泵的变排量机油泵、斯达半导的IGBT功率模块等核心部件供应商,因深度参与比亚迪技术革新而获得强劲增长。
中国每卖出2辆插混车,就有1辆是比亚迪。市场数据印证了消费者对DM技术的认可,而此次OTA升级后,技术领先优势将进一步转化为品牌护城河。
总的来说2.6 L 不是终点,而是比亚迪在混动赛道“软件定义体验”的正式宣言。硬件决定下限,算法决定上限,OTA 则让上限持续上移。对于用户,这是真金白银的节省;对于行业,这是一次降维打击。下一次,当别家终于把亏电油耗压到 2.9 L 时,比亚迪的 AI 可能已经把数字卷到 2.3 L——毕竟,它的 150 万台车每天都在替它跑实验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