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撞破纯电墙,乘龙不该成阻碍,破局之战已打响

最近,车圈里有件事儿闹得沸沸扬扬,估计不少朋友都刷到过那个视频。

就是理想汽车发布新款纯电SUV理想i8的时候,放了一段碰撞测试的录像。

画面里,这辆崭新的理想i8对着一辆东风柳汽的乘龙重型卡车就撞了上去。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那辆看着就结实的大卡车,被撞得驾驶室整个向前翻了个底朝天,车轮都离地了;而作为撞击方的理想i8,看起来却没多大事儿,驾驶舱结构保持得相当完整。

理想撞破纯电墙,乘龙不该成阻碍,破局之战已打响-有驾

这个视频一放出来,网上立刻就炸开了锅。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现在的国产车安全性能已经这么厉害了吗?

一辆家用SUV能把大卡车撞成这样,简直是颠覆了大家的常识。

但同时,也有不少人心里犯嘀咕,这事儿看着怎么那么蹊跷呢?

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果然,被当成“背景板”的乘龙汽车坐不住了。

人家也是国内卡车界响当当的牌子,莫名其妙在对手的发布会上成了“软柿子”,这口气怎么咽得下?

乘龙汽车很快就发了声明,话说得一点不客气,直指理想汽车这是在搞“自定义碰撞”,故意设计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场景,得出的结果跟正常情况差得太远,不仅误导消费者,还严重损害了乘龙的品牌形象,这事儿涉嫌违法。

面对乘龙的强硬回击,理想汽车一开始的态度也挺“刚”的。

公司的高管直接在网上喊话,说我们相信权威机构的专业性,不服的话,咱们可以再撞一次,搞个现场直播都行。

这一下,火药味就更浓了,两家本来没什么业务往来的公司,眼看着就要为了面子当着全国网友的面再来一次“硬碰硬”。

可就在大家准备好看热闹的时候,事情却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没过几天,理想汽车又发了一份声明,这回的态度可就软多了。

声明里先是道歉,说这次测试不是针对任何品牌的,把乘龙汽车卷进来纯属“无心之举”。

理想撞破纯电墙,乘龙不该成阻碍,破局之战已打响-有驾

接着又给乘龙汽车戴了顶高帽,夸人家是“中国卡车行业的标杆品牌”,品质安全值得信赖,理想一直对乘龙“秉持敬重之心”。

这前后的态度变化,让很多人都看明白了,那场备受期待的第二次碰撞,大概率是不会有了。

那么问题来了,理想汽车为什么会从一开始的强硬对峙,突然转变为主动“服软”示好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那场引发巨大争议的碰撞测试,本身就存在不少经不起推敲的地方。

乘龙汽车和一些懂行的网友提出的质疑,可以说是点到了要害上。

首先,测试车辆的关键信息不透明。

理想撞的那辆乘龙卡车,到底是什么车况?

是新车还是跑了很久的二手车?

有没有为了测试效果进行过改装或者减配?

车上是空载还是按照规定配重了?

这些信息直接关系到碰撞结果的真实性,但理想在最初的视频里压根就没提。

后来中国汽研的声明里提到,这是一辆“随即购买”的二手卡车,配重到了8吨。

但关于车子本身的其他状况,比如是不是快到报废年限了,大家还是不清楚。

其次,测试的场景和条件是“非标准”的。

理想撞破纯电墙,乘龙不该成阻碍,破局之战已打响-有驾

也就是说,这次碰撞并不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流程来的,而是理想自己根据所谓的“高频交通事故情形”制定的测试要求。

这就好比一场考试,出题人自己给自己量身定做了一套最容易得高分的卷子,那考出来的成绩自然好看,但含金量有多高,大家心里就得打个问号了。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那个让所有人印象深刻的“驾驶室前翻”。

很多开大车或者修大车的老师傅都出来说话了。

他们解释说,平头卡车的驾驶室为了方便检修发动机,确实可以向前翻转,但这需要解开好几道独立的保险锁扣才行,这些锁扣就像你家门上的几把不同的锁,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因为一次撞击就同时坏掉。

唯一的解释,很可能就是这些锁扣在测试前就没有锁好。

对于这些具体的质疑,理想在后来的声明里并没有给出直接的回应,只是反复强调测试过程是科学公正的,结果是权威的。

这种避重就轻的回应,显然难以完全打消公众的疑虑。

说完了这场风波的表面,我们再往深里挖一挖,为什么理想汽车会冒着这么大的争议,也要搞出这么一个“大新闻”呢?

这背后,其实是理想深深的“纯电焦虑”。

在过去几年,理想汽车可以说是造车新势力里最风光的企业之一。

它非常聪明地选择了增程式这条技术路线,用“烧油发电”的方式解决了当时纯电动车最大的痛点——里程焦虑。

再加上它精准地抓住了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把“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舒适性配置做到了极致,L系列的几款车一上市就成了爆款,让理想早早地就实现了盈利,这是很多同行都梦寐以求的。

但是,市场总是在变化的。

理想撞破纯电墙,乘龙不该成阻碍,破局之战已打响-有驾

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充电桩的普及,纯电动车的续航和补能体验越来越好,增程车的优势正在慢慢被削弱。

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车企都看到了增程式这块蛋糕,纷纷下场抢食,理想曾经的“护城河”正在变得越来越窄。

理想自己也清楚,要想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攻下纯电动车这个主战场。

然而,理想的纯电之路走得并不顺利。

他们倾注了大量心血打造的第一款纯电车MEGA,因为外形设计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市场表现远远没有达到预期,这给理想的纯电战略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在MEGA受挫的背景下,理想i8的成败就显得尤为关键。

它不仅是一款新车,更承载着理想在纯电市场打一场翻身仗的希望。

或许正是这种急于求成、渴望证明自己的心态,让理想在i8的营销推广上显得有些用力过猛,动作都变形了。

他们太想让i8一炮而红了,于是选择了这种最有视觉冲击力、也最容易引发争议的方式。

从数据上看,理想的压力的确不小。

今年6月和7月,理想的交付量连续两个月出现了环比下滑,这对于一家习惯了高速增长的公司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同时,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强,不仅有特斯拉、蔚来、小鹏这些老对手,还有像小米这样势头凶猛的新玩家,理想i8所处的30多万的纯电SUV市场,早已经是一片红海。

所以说,和乘龙汽车的这场纠纷,说到底只是一个插曲。

理想汽车选择主动和解,也是想尽快从这场没有意义的口水战中抽身出来,把精力放回到真正的战场上。

因为他们明白,真正挡在理想纯电之路前面的,不是一辆可以被撞翻的卡车,而是一堵由众多强大竞争对手共同筑起的、看不见的“纯电墙”。

过去靠着增程式打下的江山固然稳固,但当理想自己也必须以一个新人的身份进入纯电这个赛道时,它会发现,这里的游戏规则、用户期待和竞争激烈程度,都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如何在这片更加残酷的战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才是理想眼下最需要解决的难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